当前位置:首页

马健:用智慧和汗水架起“虹桥” 让大山不再遥远

通讯员 张晰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倩文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两山叫得应,相会要半天”、“看山跑死马”这曾是大山深处的真实写照。全国人大代表马健是大山里的孩子,他的家乡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曾经这里山高谷深,交通闭塞,他深知山区道路的崎岖和老百姓出行的困难。在马健的童年生活里,印象最深的是家乡深达300多米的江底河大峡谷。马健的父亲当时在乡镇工作,还是孩子的他随父亲翻越大峡谷,每次都要艰辛步行近一天时间。那时在谷底抬头望着两岸陡壁,还是孩子的他用手在眼前比划着,要是能有一座桥连通两岸,“嗖的一下”就越过去了那该有多好啊!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深深种在了马健的心中。

  大学毕业后,马健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环境,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云南。十几年来,他扎根云南山区,在一线从事桥梁公路建设技术工作,主持设计了云南省第一座千米级桥梁等5座大型桥梁,还为全省各地设计了上百座桥梁,切实方便了山区群众的出行。2020年,马健来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主持修建怒江美丽公路和绿道。2023年,怒江美丽公路和绿道已经基本建成,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行在美丽公路领略怒江大峡谷的美景。马健以自己所学服务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老百姓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提供便捷畅达的道路。
  “在我魂牵梦绕的江底河大峡谷上,现代化大桥通车。大桥飞越峡谷,将使我儿时的梦想成真,也将使家乡父老乡亲们多少年来的愿景成为现实。”看着永仁大桥合龙的照片,马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马健在怒江美丽公路绿道工地现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供图)
  2023年,马健有了新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通过参加履职培训和各项调研视察,他在代表履职方面也有了自己清晰的规划。2023年9月,马健新任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挂职),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等方面也有了他的观察和体会。结合本职工作和所在的怒江州大峡谷,他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山区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山区复杂地形交通建设的智慧化和数字化推广应用等方面情况开展了走访调研,今年将形成建议带到大会上。
  在世界四大峡谷之一的怒江大峡谷内,一条286公里长的美丽公路,一条独一无二的美丽公路绿道,把大峡谷的老虎跳、怒江第一湾、丙中洛等一个个独特风景点串成线,伴以时而波涛汹涌、时而碧波荡漾的怒江,重峦叠嶂的高黎贡山和高耸入云的嘎哇嘎普雪山,以瑰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多样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生物资源,把大量游客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通行怒江美丽公路旅游的车辆明显增多,旺季的时候在最偏远的个别怒江美丽公路路段上甚至出现了短时间拥堵,绿道上徒步和骑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看到这样的景象,马健非常高兴:“游客们来到怒江体验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给怒江州的乡村振兴、给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我们也找到了一条把怒江大峡谷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实践路线。”
  马健的目标很明确,作为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交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就要从自己的特质和特长出发,为所在的行业、为身边的人民群众发声。“群众是我们人大代表的生命线,是我们的根,要提高自己的敏锐性,关注看到的、听到的、身边的群众的大事小事,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真正起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找准问题、言之有物,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