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好制度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文/《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于浩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2022年02月27日 15:24

2021年10月20日下午,栗战书委员长同50多名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交流。

2021年10月20日下午,栗战书委员长同50多名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交流。图为代表发言。摄影/马增科

探索建立与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代表座谈机制,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密切同全国人大代表联系、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大创新之举。截至2021年底,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召开14次列席代表座谈会,有700多人次来自基层、来自一线的代表参加。代表们结合履职实际,说感受、谈体会、提意见,积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

栗战书委员长在主持召开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会上说:“大家对基层情况最熟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最了解,对人民群众的呼声感受最深切。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工作、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大家有哪些意见建议,可以畅所欲言。”

很多代表表示,他们是第一次同委员长面对面交谈,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的重视。座谈会既通“天线”,又接“地气”,架起了一座高效畅通的民意桥梁。

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更加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着重加强代表工作制度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从涉及代表工作的11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措施,制定和修改关于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机制的意见等代表工作方面文件达9件之多,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这些制度的出台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部署,进一步落实到工作制度保障中的实际行动。

特别是“35条具体措施”中“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工作的领导”、“深化和拓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继续扩大代表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参与”、“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等内容,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认同和点赞。

2021年11月2日,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下一步如何做好代表工作作出了部署。

《意见》要求完善代表候选人推荐、考察、提名机制,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建立健全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对口联系代表等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建设,建立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办理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加强代表培训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建立健全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制度,完善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代表退出和增补机制等。

这些在代表工作制度建设上的具体措施,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代表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整体实效,促进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持续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转化为更大的治理效能。

人大代表有活力,人大制度有生气。在人大的具体工作中,无论是立法工作还是监督工作,都需要代表的履职尽责。正因为这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出台一项项代表工作制度,不断为人大工作、人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 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