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三江:发挥好“国字号”立法直通车的民族特色

文/通讯员 吴潇雪 黄海燕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倩文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2021年08月31日 14:4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深刻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充分利用三江地域和民族特色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扩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面、拓展联系点功能,发挥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闷奶丢麻宣传人大换届制度呃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呃呃……”琵琶歌、多耶等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群众流传范围最广的交流方式,在侗族地区深受群众喜爱。近期,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将换届选举的内容融入到琵琶歌中加以创作,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宣传换届选举的有关知识,引导侗乡群众学法、守法和依法参加选举。

三江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交通优势明显,区位优势突出,境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主要居民为侗、苗、瑶、壮、汉等民族,总人口41.8万,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广西三江是全国5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份。

2020年7月17日,三江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10家国家级立法联系点中唯一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广西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年多来,这辆“国字号”立法直通车依托侗乡特色,创新征集意见模式,通过“多耶普法”“村寨月也”、寨佬“鼓楼议事”、款坪“讲款”等独特方式,积极畅通基层群众对国家立法的意见、诉求的反映渠道,切实发挥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

发挥民族文化特色

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氛围

2021年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强化正面宣传和引导,坚持以人民为载体,加强普法宣传选好代表,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舆论氛围。在选举工作启动前后,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组建宣传小分队深入各村屯,通过“耶歌唱法”“鼓楼讲堂”“知识竞赛”“双语双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动员全县选民积极参选,全力营造浓厚的换届选举氛围。借助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循环播放有关知识和创作相关内容的侗族琵琶歌,让宣传深入人心。利用“月也”“百家宴”等少数民族节庆日,发放“十个严禁”纪律宣传资料,使换届纪律进入村村寨寨、家家户户。

林溪镇2021年人大换届选举宣传日活动现场。(三江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供图)

采取定点登记、入户登记、线上登记等多种登记相结合的方式,重视抓好外出务工人员、人户分离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民登记工作,切实做到不错、不漏、不重,逐户、逐人、逐项进行增减核对登记,全县共登记选民287364人。通过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人大代表231名、乡镇人大代表952名,选民参选率达90.61%。在县级人大代表中,基层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代表142名,占61.47%,妇女代表81名,占35.06%,政党干部代表79名,占34.20%,中共党员代表170名,占73.59%,少数民族代表198名,占85.71%,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123名,占53.20%。选举结果实现“两升一降”要求,代表结构比例更趋于合理,进一步体现代表广泛性和民族性,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选举”,人民当家作主。

“三江号”立法直通车

原汁原味反映群众呼声

“针对第七十七条第三款‘与他人串通,允许他人冒用本人身份,顶替本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责任追究问题,建议增加‘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内容’”。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在202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受教育权利的强烈愿望,得到国家立法机关的认可。通过“三江号”立法直通车把基层群众的心声直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独峒岜团征集意见座谈会。(三江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供图)

一年多来,三江以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联络点、信息采集点为“主干”,联络员和信息员为“骨干”,整合全县资源,组织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走村进寨直接宣传,寨佬“鼓楼议事”、款坪“讲款”等形式,开展征求意见工作。在立法联络点和信息采集点集中座谈,通过通俗易懂的举例子、打比方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草案。与民族文化传承人、侗族专家、致富带头人、妇女代表以及贵州黎平县和湖南通道县等接边村屯的群众交流、拉家常,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传递群众心声。截至目前,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共收到并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达立法征询意见任务16项,收集意见建议337条,归纳整理上报意见建议283条,被采纳意见建议21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充分体现国家权力的人民属性。

坚持全面执法检查

拓展联系点功能发挥

开展国旗法、国徽法执法检查,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旗国徽尊严的积极举措,是推动法律实施、促进依法治县的职责要求,是拓展联系点功能发挥的需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国旗升挂和国徽悬挂使用管理工作,2021年5月,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对2021年1月1日以来贯彻实施国旗法与国徽法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确保国旗法与国徽法得到正确、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形成全社会尊重、爱护国旗和国徽的良好氛围。

民法典国旗法国徽法宣传工作联席会议。(三江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供图)

执法检查分为自查、调研检查、审议、整改四个阶段,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现场询问、收集书面资料等方式,对县人民政府、监察委、图书馆等38家单位和场所以及销售点进行执法检查,重点了解有关单位是否按照规定升挂国旗、悬挂国徽,国旗国徽有无破损、污损、褪色和不合规格等情况。通过执法检查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侗乡干部群众对国旗法和国徽法的认识,规范国旗和国徽的管理使用,增强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国旗法和国徽法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监督”,引导人民群众依法有序管理国家事务。

侗“款”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依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为扎实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定期深入立法联络点和信息采集点开展调研,研究部署立法征询意见建议工作,开展“察民情、访民意、聚民智、解民困”调研走访活动,摸清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创新地方民族治理特色模式。依照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坚持在党委领导下,政府提出立法需求,开展前期调研,起草条例草案,人大审议条例草案,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加快推进三江民族立法。

目前,已修订自治条例和制定4部单行条例,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如:颁布实施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条例》,突出地方特色,加强以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文化的保护,目前三江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9个,自治区级传统村落10个。充分体现在党的领导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地方治理体系,提升地方治理能力,是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途径。

鼓楼议事立法征求意见。(三江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供图)

“款”是侗族早期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组织,“款”组织有“款词”“款约”,侗族地区先祖充分发挥“款”的道德规范和村规民约作用,近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法治氛围。三江充分发挥侗“款”文化作用,依据法律制定“村规民约”。如:富禄苗族乡登晒屯是典型的桂黔接边民族村寨,由于桂黔两省(区)人民群众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边界地区,矛盾日渐突出。过去一段时间,因山林、水土、坟地以及生产生活琐事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影响了接边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稳定。三江通过党支部联建,发挥寨佬作用,促进两地共同协商制定《黔桂登晒村上寨(登晒)、下寨(黄现)村规自治民约》,彻底解决行政边界地区治理难的问题,较好地促进边界地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现在的登晒村已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坚持发挥区位优势

有机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广西三江充分发挥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地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县的联系,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建立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

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启动仪式暨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三江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供图)

2021年6月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启动仪式暨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审议通过《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联席会议章程》,并签署《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框架协议》。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与其他五县一起协同合作,共同承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征询意见工作,以“立法直通车”为桥梁和纽带,为桂湘黔六县少数民族群众表达和反映社情民意搭建平台。

“建立区域协同机制,以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基点,辐射扩展到三省(区)六县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发展类型,不同的区域,比较全面、合理的收集公众的意见和愿望,体现了立法工作‘全过程人民民主’。”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日春在会上表示,“三江号”立法直通车作为少数民族的代表,共同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呼声,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必将进一步密切全国人大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步,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将以“建设全国一流基层立法联系点”为目标,坚持“短期打基础,中期立标杆,长期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取得更加良好的工作成效。

编 辑: 陶宏林
责 编: 于 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