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陈望道雕塑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亮相 丁仲礼为雕塑揭幕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浏览字号: 2021年06月11日 22:02

原标题:陈望道雕塑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亮相

6月11日,陈望道雕塑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前广场揭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共同为雕塑揭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一周年,是陈望道诞辰130周年,也是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成立80周年。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宣言精神”,民盟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陈望道设计创作全新雕塑,并以实物形式捐赠给复旦大学。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前广场,青年陈望道站立在“讲台”上,“从容自在”地向观众们讲解他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他身着长衫,一手拿书,却不看书,另一只手情不自禁地抬起。创作者吴为山说,这一形象体现了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非常熟悉,成竹在胸”。他的目光向前,略微朝上,这是因为“他在演讲时进入了思考的境界,一方面照顾听者,另一方面沉浸在马克思主义所勾勒的共产主义世界里”。

据悉,为了创作这座雕塑,他特意参观了陈望道旧居,看了许多陈望道生前的老照片,最终,在敲定雕塑形象时,他一反陈望道为人熟知的身居陋室、埋首伏案、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形象,而是还原了陈望道在工人夜校宣讲马克思主义时的情景。

上世纪20年代,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后,陈望道应陈独秀之请,到上海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后,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陈望道是最早的八位成员之一,担任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工部长。

在开天辟地的日子里,陈望道不但为党的创建从思想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还积极关注工人教育,提高工人觉悟,设立了第一个工人补习夜校,并亲自给工人上课。

陈望道的雕塑,展现的就是这一幕——在工人夜校的讲台上,他胸有成竹地向大家传播马克思主义。

“抓住这个瞬间,是为了把青年陈望道心怀信仰和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出来,希望大家能记住,他不只是《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吴为山说。

据悉,陈望道是我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3年前,复旦大学将他的旧居修缮、辟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打造“信仰之源”。开馆三年来,宣言馆已接待6万人次参观学习。以“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复旦师生竞相在此宣讲老校长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宣言馆成为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

编 辑: 陶宏林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