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代表大会

瞄准结构性改革培养产业工人

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引热议

来源: 南方日报  浏览字号: 2016年03月07日 10:08

6日上午,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热点踊跃发言。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王辉 摄

  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分组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个性化定制等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引起代表们热议。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名代表都发表了真知灼见。有代表表示,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胸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定不移地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代表建议,集多方力量培养一大批有操作技能的一线工人,才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委书记江凌认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理性,又富含情感;既展示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又充满了民生情怀。报告中改革思维很突出,时代气息很浓。

  “横琴探索负面清单管理体制改革,效果比较好,建议可以将这个做法扩大到其他地方。”江凌建议,广东率先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的领域和行业,为全国改革提供经验。

  “佛山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文秘专业本科毕业生平均月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而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到生产一线去的高级技工,工资能达到5000元到6000元,这就是政府工作报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需求的反映。”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委书记、市长鲁毅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感慨:“这对于实体制造业来说太重要了!”

  鲁毅认为,要集多方力量培养一大批有操作技能的一线工人,才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他建议提高一线工人的待遇,相关部门将部分优质职业教育大专院校升格为本科,破除社会对技术工人“低人一等”的看法,从根本上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相适应。

  以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

  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些代表说起钢铁工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广源提出,应积极推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相关措施,加快推动钢材尤其是建筑钢材的高端化制造。“如果不去库存,本来有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钢铁行业就会受到影响。”在欧广源看来,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正是对症下药地解决钢铁企业发展核心问题。

  曾任鞍钢集团董事长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广宁认为,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目前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是产品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许锡龙提出,要以时间和耐心扎实推进结构性改革。他认为,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目前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对改革形成倒逼,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胸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定不移地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几年,深圳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引起全国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许勤说,深圳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以创新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以转型形成结构更优化的有效供给,以质量引领速度换挡。未来深圳还将瞄准长远目标,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观念,瞄准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以创新驱动实现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调整税收结构支持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建议,政府在自贸区建设中加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合作中的应用。他同时建议降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下调至10%—13%,为企业抵御经济下行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副主席袁志敏认为,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是避免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的良方妙药。袁志敏说,不少企业目前发展压力比较大,建议有关部门调整税费结构,支持企业发展。(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洪奕宜 戴晓晓 黄颖川)

编 辑: 陈扬跃
责 编: 陈扬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