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呼和浩特市人大:以财经监督之力护航首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决胜之年,也是呼和浩特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的关键一年。回顾市人大常委会这一年来的财经领域监督工作,一幅以“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紧扣中心大局
以政治看齐护航政策落地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强化财经立法和监督职能,确保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助企纾困,“督”到关键处。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活力关乎发展全局。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助企行动开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预算工委的调研工作则直指融资难题、拖欠账款、政策落实等企业“心头之患”。从市行政审批局的政务服务窗口,到呼和浩特市吉宏包装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调研的足迹遍布企业急难愁盼的现场。形成的调研报告,不仅摸清了实情,更开出了“药方”。尤为关键的是,创新运用审议意见问题清单、“1+9”监督贯通协调平台等方式,对问题整改进行动态跟踪、限时办结,形成了“调研-审议-跟踪-问效”的监督闭环,让监督真正长出“牙齿”,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项目为王,“谋”在长远时。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围绕“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常委会预算工委深入联通数据中心、科拓生物制剂生产基地等一线,查实情、听汇报,不仅关注项目建设进度,更着眼于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项目库的结构质量以及要素保障的瓶颈制约。这份着眼于长远的专项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全市上下树立“以项目建设实效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的鲜明导向,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对标国策,“研”出精准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是内蒙古自治区也是呼和浩特市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发展机遇。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围绕市委中心任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形成了沉甸甸的调研报告。报告对照《意见》涉及呼和浩特的25个主要事项,逐条梳理出46个问题,并提出29条精准建议。这不仅是一次全面的“体检”,更为我市更好落实国家重大政策理清了思路,给持续跟踪监督政策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切实推动了国家重大利好政策在首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洞察经济运行,“析”出对策力。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精准把握经济运行脉搏。通过组织召开1-5月经济形势分析会,汇聚部门、代表、专家智慧,深入剖析指标情况,研究“时间任务双过半”的推动之策。会后形成的调研报告,提出的以“超常规举措”打通工业梗阻、激活消费潜能等建议,体现了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建设性。调研报告及时印发市政府,成为政府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的重要参考。
深耕法定职责
以严格扎实提升监督效能
计划、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监督,是人大财经依法监督的主战场。一年来,市人大财经委及常委会预算工委持续深耕细作,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计划审查,把好经济发展“方向盘”。从人代会前组织专家对计划草案进行初审,到人代会期间根据各代表团意见进行深入审查;从协助常委会听取审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到组织召开多层面的调研座谈会和经济形势分析会,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监督贯穿全年、覆盖全程。这种全过程监督,确保了计划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严肃性,推动全市经济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行。
预决算审查,看好人民“钱袋子”。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最重要的职权之一。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扎实做好2025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的监督、审查与批准工作,严格执行初审、大会审查等程序。在预算执行和决算审查中,提出的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等建议,直击财政管理的关键。
审计监督,挥好整改“铁拳头”。审计是“经济体检”,审计整改则是“治病疗伤”。常委会预算工委不仅协助常委会听取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整改报告,更延伸监督触角,选取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两个部门在人大常委会上作口头整改报告,拓展了监督深度。运用“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模式,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紧盯不放,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清仓见底”,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形成强大的监督威慑力。
债务监督,筑牢风险“防火墙”。政府债务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按照新要求,加强对政府债务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设置联网监督系统专门模块等方式,持续跟踪限额内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资金使用、化解情况以及融资平台转型进展,依法推动政府严格规范债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联网监督,打造智慧“千里眼”。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是人大监督的“科技翅膀”。2025年,通过预警分析等系统功能的利用,共指出22类问题,印发专报18期,提出建议39条,并建立台账推动整改销号;聚焦审计整改,对641个项目进行跟踪,对35项未完成项目开展多轮问询核查;数据维度不断拓展,已汇聚超10万份报表、310余万条数据,接入部门增至10个。这套系统实现了从静态审查向动态监督、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深刻转变,使人大监督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
发挥代表作用
以联络交流凝聚智慧力量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代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重点建议督办,回应民生关切。对《关于加强对“预付式消费”市场主体监管的建议》《关于呼和浩特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两项重点建议进行督办,办理结果均为A类。督办过程中,注重与代表密切联系,并将建议督办与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推动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代表满意度较高。
列席代表座谈,畅通建言渠道。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代表们从政策、竞争、拖欠账款等方面直言不讳,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被及时交送市政府办理。这种形式为代表履职搭建了直通平台,汇聚了市场一线的真知灼见。
内外交流联动,博采众长促提升。积极配合全国人大、自治区人大开展调研、问卷调查等工作,协助回应代表们的询问与关切,累计反馈建议33条。注重与旗县区人大监督联动,在审计整改监督、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方面都与旗县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代表及时了解旗县区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更好服务代表履职尽责。热情接待海南省、阳江市等外地人大考察团,在学习互鉴中开阔视野、共同提高。这种上下联动、横向交流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全市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 “十五五” 即将开启的新征程,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全会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首府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