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岩区:“四共联建”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强化人大监督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核心业务的有机结合,创新推出“四共联建”工作品牌,构建起“问题共商、难题共解、发展共促、平安共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建章立制强保障,夯实“四共联建”运行根基。为能更精准收集企业和群众诉求,推动问题解决,实现“1+1>2”的叠加效果,黄岩区人大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联动推进“共享法庭”“共联检察”“共富法务”“共治警务”融入人大基层单元的实施意见》,为“四共联建”机制长效运行搭建“四梁八柱”。队伍建设方面,统筹以联络法官、检察官等骨干力量,整合调解员、律师、网格员等“N”支工作力量,构建形成“1+5+N”的“四共联建”履职队伍体系,队伍力量进一步壮大。平台支撑方面,依托“回音必”线上民情民意收集平台,将代表联络站、代表信息等基础数据与“浙里人大代表”“浙政钉”用户信息贯通,并接入基层治理“四平台”“民呼我为”等应用平台,打破数据壁垒,确保“一次录入、多方共享”。
多元服务优治理,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每年组织区公检法司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不少于10次,每季度组织各联络法官、检察官、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司法所负责人因案因事进站不少于1次,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忧。今年以来,公检法司机关进站收集意见建议已超600条,解决率达99.5%,让联络站成为汇聚民意的“前哨站”、解决民愿的“终点站”。此外,区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推动服务下沉,开展多样化活动。如联动法院开展“代表旁听庭审”活动,针对重点案件组织代表旁听或在线观看,既强化司法监督,又为代表履职提供参考。
基层实践出实效,打造“四共联建”特色样板。在“四共联建”工作机制的统筹指引下,各乡镇街道“遍地开花”,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如人大江口街道工委联合区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专班,针对企业劳动争议、财产保全等问题调研协商,推动区法院制定《企业财产保全信用评估机制工作指引》,完善“e保全信用评估体系”,相关经验获全省推广,并获评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人大新前街道工委立足黄岩区“模具之乡”的区域产业特色,针对模具企业纠纷难题,联合区法院组建“模具专家库”,邀请14名市区人大代表、行业专家加入。今年以来,专家库参与涉模企业纠纷49起,出具评估意见书11份,采纳率81.8%,有效缩短纠纷处理时间、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