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李云峰:冰雪逐梦 拼出更好自己

来源: “黑龙江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今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冰雪运动的热潮,一度被认为门槛高、地域性强的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以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冰雪流量正在变为经济增量。”一聊起冰雪运动,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高山滑雪教练员李云峰便打开了话匣子。这位性格内向的“85后”,骨子里藏着对冰雪的执念。这份执念,从他父亲的雪杖传到他手中,又化作培养新人的火种,更成了李云峰为冰雪事业建言献策的底气。
  李云峰热爱冰雪的基因,是父亲李振雄种下的。1993年鹤岗市高山滑雪队成立时,李振雄是队里唯一的教练,冬天的滑雪场就是李云峰的童年乐园。
  “师哥师姐滑雪时带起的雪雾,父亲指导时沙哑的喊声,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晰。”李云峰说,滑雪带来的快乐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份热爱让他在中学时做出大胆选择,放弃学业专业练滑雪。
  李云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母亲提出反对意见的同时,劝李云峰冷静考虑自己的选择。在李云峰的母亲看来,从事滑雪运动很辛苦,出成绩也很难,她亲眼见证丈夫一辈子与寒风白雪为伴的艰辛,不想让李云峰也走父亲这条充满荆棘之路。
  “如果没从事滑雪运动,我或许现在是一名上班族,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可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选择自己喜欢的滑雪专业,这是我至今认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谈起当初选择从事滑雪运动,李云峰无怨无悔地表示,赛场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一代代冰雪运动员在挑战中接续成长,在奋斗中实现梦想,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也成就中国冰雪运动更远大的未来。
  李云峰向母亲承诺,边练边学,出不了成绩就回学校。2001年,李云峰加入鹤岗市滑雪队时,他面对的是“室外寒风刺骨,室内滴水成冰”的窘境,个头小的他成绩垫底,只能靠苦练追赶。父亲给他定下每天30趟的训练量,技术不过关就反复练。从那以后,李云峰便一头扎进了滑雪运动的训练中,无论是寒冷的清晨还是凛冽的夜晚,总能看到他刻苦训练的身影。
  大自然给滑雪运动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李云峰很喜欢这片白色,对这项挑战性运动充满无限热爱。滑雪训练,受天气、风向、风速、雪质等外界因素影响,每次滑雪动作的条件都不一样,特别是雪质的变化,会让选手感到滑行时脚下着陆点的松软度不同。为此,每次训练前,李云峰和队友都沿着雪道从山顶往山下踩雪,然后再进行滑雪训练。每天训练下来,李云峰累得瘫倒在地上,却乐此不疲。
  当时,训练雪板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李云峰训练时对雪板视若珍宝。别人休息时,他仍独自在雪道上反复揣摩动作,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经过两年苦练,李云峰终于如飞燕般在雪上自由精准地控速转向,洁白雪道上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2003年,李云峰进入省单板滑雪队,这时新挑战接踵而至。那时,省内单板滑雪设施薄弱,技术人才匮乏,他只能边看国外视频边摸索,很多动作都是“摔”出来的,身体摔伤、扭伤成了家常便饭。
  2005年,李云峰获得全国单板U型场地锦标赛团体冠军、2008年亚洲积分赛第三名,奖牌见证着汗水,也让他离冠军梦越来越近。可2010年备战全国冬运会时的意外受伤,让他不得不摘除脾脏,带着未圆的梦退役。
  “赛场的灯光虽暂别,但雪道的印记从未淡去。”退役后,怀着对冰雪运动的热爱,李云峰回到鹤岗滑雪队,和父亲成了队员口中的“小教练”与“大教练”。李云峰和父亲结合训练,开始琢磨把欧洲和亚洲的滑行方法融合,攻克重心移动与发力时机的技术难题,终于摸索出适合中国青少年的训练法。
  2022年,李云峰身兼省高山滑雪女子组执行教练和鹤岗队教练两职,担子更重了,奔波于哈尔滨亚布力与鹤岗两地训练场。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他耐心地指导学生们的每一个动作,从基础教学到专项运动训练,讲解得特别细致。
  退役15年,体育精神早已如同血液般深深融入李云峰的生活肌理。他先后带出7名国家级运动员、21名省级运动员,斩获全国、省比赛各类金牌百余枚,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作为教练员,李云峰的这些成绩是辛勤耕耘的最好见证,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们照亮冰雪运动之路,也为冰雪运动的传承与推广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2023年,李云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将本职工作与代表履职紧密结合起来,走进鹤岗市、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用心宣讲全国人代会精神;沉到学校、体育部门一线调研,倾听基层心声,当好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为练强履职本领,李云峰主动参与各级人大的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代表培训,刻苦钻研履职技能与专业知识,为依法履职尽责“加油充电”。他常走进基层代表家(站)、中小学校,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用“为国争光不是口号,是训练多练一次的认真”传递体育力量,让身边的人爱上冰雪运动。
  同时,作为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李云峰积极参与调研监督、化解矛盾纠纷,并建议法院抓实民营经济平等保护,加大涉企普法力度,推出更多贴合企业需求的司法服务,让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支撑”。
  “父亲建滑雪队,我送人才出去,现在我的使命是让黑龙江冰雪经济走得更远。”李云峰说,在这片白色天地里,既有他们父子两代人的坚守,更承载着无数龙江儿女让“冷资源”变“热经济”的期盼。
  “高山滑雪是雪上运动基础,也是大众喜爱的项目。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构建国家滑雪人才体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现实需要,更是冰雪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去年全国人代会上,李云峰提交了“关于构建国家滑雪人才培养完整体系的建议”,建议创办基层滑雪学校、建立冰雪体育职业学院、设置冰雪专业、引进退役运动员教学,同时与用人单位合作,分批向雪场输送懂经营、善管理、用得上的各类滑雪专业人才。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李云峰围绕冰雪运动,提交了“关于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结合体教融合、丰富赛事、科技助力、场地建设等方面,建议让冰雪进中小学课堂、构建全链条赛事、用科技定制训练方案、利用公共用地建“身边雪场”。
  国家体育总局答复称,将强化冰雪运动进校园、优化赛事体系、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大场地供给,推动冰雪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李云峰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对人大代表的建议高度重视,为自己依法履职增添了动力,将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黑龙江是我国冰雪项目最多、覆盖最广的省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冰雪运动发展,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一市一品’优势项目。”自去年以来,李云峰连续两年在全国人代会黑龙江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进行审议发言或接受采访。他表示,新一代龙江冰雪体育人正铆足干劲,力争在米兰冬奥会为国争光、为龙江添彩。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是责任;不是待遇,是使命。我一定把群众的声音传递出去。”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李云峰提交10余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及时答复,有力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从追梦少年到冰雪代言人,李云峰的雪路恰似龙江雪脉生生不息。他表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立足岗位依法履职,带动更多人投身冰雪运动,追逐梦想,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贡献力量。
编 辑: 闫一鸣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