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
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集中履职月活动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围绕中心大局,高位统筹强化组织推进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紧扣中心,连续第八年组织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一是高位谋划部署。2月19日,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带队赴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以普通代表身份参加联系群众活动,为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作出示范,对人大代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提出明确要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认真落实领导同志指示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审定方案,聚焦重点,明确主题,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原则,将7月作为集中履职月。二是精心组织实施。省人大常委会向五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市县乡三级人大响应。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赴有关地市参加进站联系群众等活动。各级党委、人大、“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5940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组织专题调研3874次,49569名代表参加;组织视察3865次,51311名代表参加;组织执法检查1033次,10444名代表参加;15280名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80874名选民参加。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各地将代表集中履职月活动作为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的重要载体。中央媒体和省内各类媒体共刊发报道2085篇(条),《广东人大工作动态》推出代表主题活动专刊17期。
  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协同联动狠抓任务落实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将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代表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各级人大代表共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2906件,当月推动解决2037件,形成代表建议803件。一是回应立法需求。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年度立法工作,组织代表开展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快递条例、县域经济振兴条例等立法调研。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珠海经济特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条例》。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促进条例》。二是开展专题调研。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议7个专题调研小组在调研和会议中邀请代表参加。高素质人才引育专题调研小组组织25名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形成6份子报告。省人大常委会组织141名全国人大代表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和年中专题调研。袁玉宇、沙雁、唐洪武、苗伟、吴晓晖等全国人大代表撰写的调研报告报送广东省委。各市共组织25897名人大代表开展相关专题调研1785场次,形成调研报告748份。三是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和产业联络站点。省人大9个专门委员会组建17个专业代表小组,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建成206个代表产业联络站点,并确定27个省直接联系站点。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产业联系点开展调研、反映诉求、提出建议。湛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等7个专题调研,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紧扣“百千万工程”实施,用心用情推进办实事解民忧
  广东省各级人大围绕助力实施省委部署的“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与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有机结合。集中履职月活动期间,共收集群众反映相关建议8969件,当月推动解决7366件,形成代表建议1962件;收集民生实事方面建议5359件,当月解决4282件,形成代表建议1325件。一是助推省十件民生实事落地。省人大常委会就省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全过程监督,组织代表深入实地察看项目进展,进站收集群众意见。截至7月底,省十件民生实事资金拨付进度达93.6%。二是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10个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的代表到汕头、河源、潮州、汕尾等地开展产业对接。新丰县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县38个网上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00多件,推动办结率达97%以上。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在代表进站听取意见后,组织开展实地调研,推动拓宽畲江高速出口至圩镇道路。三是助推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源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调研,推动解决300多位老人用餐难题。沙扒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代表走访群众、提出建议,推动镇政府投入460万元建立县总医院沙扒分院中医门诊部并配套设备。揭东区人大曲溪街道工委围绕推进村供水改造项目,设立揭东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曲溪段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开展监督活动。
  扎根基层治理,抓源头推进化解纠纷矛盾
  广东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一是强化代表联络站阵地功能。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将代表联络站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网格,打造民意收集“前沿哨”。7月,广东省共有98121名代表依托1608个镇(街道)中心联络站、10009个村(居)片区联络站、206个行业产业联络站(点)和141个工业园区、重点民生项目等特色联络站,接待群众138669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215条。二是构建“联络站+”基层治理模式。各地将联络站工作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工作结合。新会区会城街道将110名驻站代表安排进51个村(居)大网格,覆盖服务全街道360个小网格。三是创新协同推动机制。各地人大主动与相关平台协同,推动矛盾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英德市人大常委会探索“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 N”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在强化代表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法院、检察院和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