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李湘平:做产业“头雁” 架民意“桥梁”

通讯员 苏黎明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宝山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9期  浏览字号:
  李湘平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从一家年加工原油仅15万吨的地方小厂,发展成为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基地;从区域内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成长为菏泽市首家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在李湘平的带领下,东明石化已发展成为山东最大的民营炼化企业。
  李湘平代表出席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代表供图)
  2025年7月29日,在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李湘平作为杰出的民营企业家,发挥产业“头雁”引领作用,通过创新驱动和精益管理推动企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显著提升中国民营炼化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同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搭建民意“桥梁”,精准传递行业与民生诉求,推动政策优化与产业进步,展现履职为民的担当与情怀。
  2001年,李湘平临危受命执掌东明石化。面对行业低谷与企业困境,他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破局:对内重塑团队凝聚力,对外引入智库智囊。这套“内外兼修”的组合拳,使企业两年内扭亏为盈,彻底摆脱粗放经营模式,构建集约化发展新框架,为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稳住阵脚后,2002年,李湘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及“油化并举”路径,锚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目标。此后企业跨越发展:2007年首入“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成为首家千万吨级民营炼化企业;2015年获批原油进口使用资质;2021年财务公司获评最高等级,成长速度行业瞩目。
  在李湘平看来,规模扩张是“量的积累”,质效提升才是“质的飞跃”。他将科技创新视为核心引擎,践行“向新而行、以质取胜”理念,累计投入研发40亿元,攻克了多项“卡脖子”难题:从国际领先且获国家推广的制烯烃技术,到填补全球空白的独创聚烯烃弹性体产品,再到彰显高端化工实力的创新烯马树脂技术,构建了领先的自主技术体系。
  “人大代表为人民”。李湘平是连任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他始终牢记代表职责和使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耕石化产业一线,积极为国家能源安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他坚持深入基层,走访全国多地,广泛收集、了解影响民营经济、石化产业发展的梗阻问题,并分析研究改进的措施。基于扎实的调研和深厚的行业实践,他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出了“关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石油商业储备,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关于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等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推动政策优化和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除此之外,他还持续关注并推动石化行业的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他立足行业前沿,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加快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化工园区数智化转型”等建议,呼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湘平常说:“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发展好了就要反哺社会。”他始终心怀家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能源保供、助学助教、稳就业等多项事业。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近3亿元,体现了民营企业“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时代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李湘平以产业报国诠释企业家精神,以履职为民践行代表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新时代优秀建设者风采。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