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湘潭:代表联动履职 传承“红色根脉”

通讯员 冯镭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岭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52025年第19期  浏览字号:
  滚烫的红色基因,是湖南湘潭的精神坐标。在这里,“红色”始终是最厚重的底色。目前,湘潭拥有红色资源339处,其中革命遗址多达90余处,是湖南文旅一张鲜亮的“红色名片”。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引导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发挥深入一线、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彰显了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位于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的宽裕粮行旧址,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来往韶山和各地的必经之地,被列入了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因缺乏修缮资金,宽裕粮行曾一度处于年久失修的境地,引起了各级人大代表的广泛关注。
  2021年12月,兰广湘作为湘潭市人大代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首次就毛泽东青年时代活动旧址宽裕粮行修缮工作提出建议。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麓机电集团退休电焊工屈胜在全国人代会期间提出关于支持毛泽东青年时代活动旧址励志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议。2023年1月,兰广湘又以省人大代表身份提出关于支持毛泽东青年时代活动旧址(宽裕粮行)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专项资金的建议。短短一年时间,多位人大代表就同一事项接力提出建议,引起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修缮项目顺利实施。如今,修缮一新的宽裕粮行矗立江畔,历史底蕴更加浓厚。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一直是湘潭各级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的重点和热点领域。据统计,近四年湘潭市本级收到关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代表建议就有100余条、采纳50余条,涵盖了文物修缮、文旅融合、展陈提升等各个领域。
  建好“代表家站+红色文化”阵地
  “梅桥镇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要用好身边的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024年初,梅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活动,人大代表纷纷反映,要用好代表联络站,开展红色教育。湘乡市和梅桥镇两级人大高度重视,组织市、县、乡人大代表历时2个月走访群众200余人次,并多次邀请省级专家学者会商、组织相关单位座谈,最终推动梅桥历史文化陈列展项目落地。
  蛇年春节期间,刚刚开馆不到一个月的湘乡市梅桥历史文化陈列展就成为网红打卡点,许多回乡人员涌进陈列馆,感受本土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聆听着先辈们以身报国的动人故事。
  在湘潭,一座座“红色”代表联络站正在建起来、用起来。东山书院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专业阵地+红色资源”为核心定位,充分发挥“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职能,推动红色文旅资源活化利用与教育文旅事业融合发展;韶山五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立足“传承红色基因,五级代表联动”,深挖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积极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教学点”模式,将韶山代表联络站纳入韶山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计划……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推动代表履职向“最末梢”延伸,为传承红色根脉、讲好红色故事贡献代表力量。
  共商共促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湖南省、江西省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和农民武装起义的策源地,著名的秋收起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就发生在两省边界处,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化相融的深厚情谊,为两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4月16日至18日,湘潭市人大常委会以《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实施三周年为契机,牵头组织长沙、株洲、湘潭、娄底、萍乡等湘赣两地五市的部分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开展联合视察调研,实地考察、集中调研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一体化情况。
  其间,两地人大和人大代表重点就红色旅游资源共享、发展共谋、客源共推、市场共育、管理共商、队伍共建、品牌共铸、成果共有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交流,并推动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经费纳入长株潭三市财政预算。
  两省五市人大代表联动监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是一次汲取智慧和力量的红色之旅,更成为跨区域协同保护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有益探索,有力推动了区域间交流合作与共建共享,让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