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一纸建议,诞生浙江省首座开放式高速服务区
“常台高速嘉绍大桥服务区改造项目将于今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服务区内专用ETC小客车出入口开通后,进出黄湾镇(尖山新区)的小客车上下高速再也不用和大卡车一起排队。”在海宁市黄湾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向与会代表通报代表建议最新办理情况,“常台高速嘉绍大桥服务区将成为全省首座高速公路开放式服务区”。

千亿重镇深陷交通困局
在杭嘉湖平原东部的海宁市黄湾镇(尖山新区),占地42平方公里的尖山新区是海宁经济的“命脉”。这里集聚了175家规上企业,包括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等龙头企业,2023年以1024.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成为嘉兴首个规上工业千亿镇。
然而,黄湾镇(尖山新区)仅有硖尖线、524国道和嘉绍高速尖山出入口三条主干道,交通瓶颈严重。2022年,日均进出车辆约2万辆,大货车占三成,其中57%的货车集中在高速口,导致拥堵频发。一家新能源企业物流经理曾表示,货车排队常超过2小时,推高物流成本;而2022年海宁实施市域小客车高速免费政策后,通行效率反降30%,免费红利卡在了“最后一公里”。未来三年,新区预计新增12家大型企业,日均车流将突破2.5万辆,交通压力持续加剧。
代表建议破局交通困境
这一困局在2023年迎来转机。嘉兴市、海宁市人大代表,黄湾镇尖山村党委书记顾江林在嘉兴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改造提升嘉绍高速尖山进出口,全面提升尖山新区营商环境的建议》,提出两条破局路径:一是收费站增开出口实现客货分流;二是在嘉绍高速尖山服务区开辟小车专用通道,打造便民“后门”。
建议交办后,海宁市政府迅速行动,于2023年6月启动尖山互通改造。同年12月15日,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收费站由原“三进三出”拓为“四进三出”,新增小客车专用通道和大货车称重系统;连接线由双向四车道扩为六车道,通行能力提升50%以上。
然而,服务区改造却被卡住,嘉绍高速服务区改造未纳入《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新增项目。在海宁市人大优化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座谈会上,企业反馈,仅改造收费站“像只通了半条血管”,并不能解决小客车与大货车排队抢道的困局。
率先试点打开“方便”后门
2023年底迎来破局曙光,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关于调整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G1522常台高速公路增设黄湾互通工程”纳入新增项目。在嘉兴市、海宁市两级政府推动下,嘉兴全市开放服务区“2+X”分批推进方案出炉,嘉绍大桥服务区改造项目列为头号试点,2024年完成改造方案评审、相关前期手续等工作,2025年项目加速推进,按照“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通车”的要求,打造全省首个开放式服务区。顾江林感叹:“经过3年多努力,心头大事即将圆满解决。”
在近期黄湾镇人大组织的一场“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计”代表座谈会上,代表们纷纷献计,要进一步融合交通、旅游、文化及商业功能,使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