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民呼我应”践初心 代表履职解民忧
—金寨县人大常委会“民呼我应”专题活动侧记
今年以来,金寨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部署推进“民呼我应”专题活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农田水利、学前教育、便民办证等工作精准发力,提出意见建议,强化跟踪监督,在解决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实事中履职尽责,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劲的人大动能。
守护“命脉水”:30亩农田的“丰收堰”新生
金寨县各级人大始终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履职重点。依托“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等平台,代表们积极为农田水利建设发声。“现在水流清澈,堰体牢固,今年收成有保障了!”2025年5月底,金寨县沙河乡人大代表肖强回访西河村黄洼组,望着新建的拦水堰感慨道。这条宽6米、长60米的混凝土堰体,如今是保障30余亩农田的“丰收堰”,而其前身是2021年被洪水冲毁的“水毁堰”。2024年12月,肖强走访选民时发现,黄洼组大堰渗漏严重,失去蓄水功能,15户40余人的农田陷入“靠天吃饭”的困境。“插秧季水跟不上,村民连稻种都不敢多撒。”村民的无奈让肖强下定决心提交修复建议。沙河乡人大主席团迅速将其列为重点督办事项。金寨县人大常委会收到建议后,及时研究转交。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将该工程纳入2025年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计划,统筹110万元资金用于沙河乡水利设施修缮。4月初,新堰动工,长度增加20%、宽度扩大4倍,还配套建设了30米U型排水沟。从建议提出到工程竣工,短短数月,黄洼组大堰完成了从“功能受损”到“效能翻倍”的蜕变,成为人大代表“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生动实践。
情系“嫩幼苗”:为学前教育提质增效献策出力
金寨县各级人大坚持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导向,将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作为监督重点。“建议加大幼师培训力度,让乡村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2025年5月22日,斑竹园镇中心幼儿园政府开放日上,一位县人大代表建言。这场“幼小衔接”主题活动,让代表们直观了解了幼儿园的探索与成效。5月27日,汤家汇镇人大也组织代表走进镇中心幼儿园。代表们观摩室内思维共享课,交流“安吉游戏”实践,对将本土革命故事融入教学的做法表示肯定。“金刚台妇女排故事泥塑课很有创意,既锻炼动手能力又传承红色文化。”一位代表点赞道。座谈会上,代表们就师资培训、教研能力提升等“软件”建设,以及园区排水、桌椅更新等“硬件”改善提出了建议。两场活动,累计收集建议10余条,形成了“代表建议—政府回应—部门落实”的闭环机制。“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是我们履职的重要方向。”县人大代表、斑竹园镇人大主席喻磊表示。
破解“奔波苦”:换证再也不用跑县城
金寨县各级人大将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在便民办证、矛盾化解、老年助餐等领域主动作为,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现在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体检,新驾驶证直接寄到家,不用来回跑县城了,太方便了!”2025年6月上旬,燕子河镇村民王大叔拿着新驾驶证感慨。这得益于镇人大代表推动解决的“换证远、换证难”问题。县人大代表、镇人大主席方明传在走访中了解到,群众进县城换证单程需3小时,耗时耗力。镇人大主席团随即列入重点督办清单,创新构建“警医合作”机制——协调镇派出所、卫生院与县车管所联动,将体检窗口“搬”到乡镇,打造“三站联动、全程代办”服务链。如今,群众只需在卫生院体检,将资料提交派出所窗口,新证则由车管所直接邮寄到家。“全程只跑两次,最多半小时,一年能帮600多人节省10万多元交通成本。”方明传介绍。服务启动以来,已有86位群众享受便利。除驾驶证换证外,燕子河镇人大还通过“代表走访日”推动解决了老年助餐点扩建、桥梁修复等56件民生问题。“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才能真正把履职做到心坎上。”方明传说。从水利修缮到教育提质,再到服务创新,金寨县基层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回应民需。一个个民生难题的解决,见证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