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哈尔滨:特色“家站”温暖“冰城”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丁显阳
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烦心事、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将市民点滴心愿逐步实现……在哈尔滨市,33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如同星火般散落在城乡之间,以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理念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将温暖传递到“冰城”千家万户。
哈尔滨市松北区观江国际是一个大型小区,居民超过万人,船口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建在这里。群众找代表只需下楼走几步,和回家一样方便。熟悉的环境也让群众更容易打开心扉,开诚布公表达诉求。船口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说,代表每月都到联络站开展活动,面对面和群众话家常,了解“急难愁盼”,收集社情民意。
代表联络站建立了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人民法庭、综治中心“四所一庭一中心”的协同机制,将司法资源与人大代表履职深度结合,使群众诉求的解决既高效又专业。2024年初,观江国际小区因出入口设计引发纠纷,究竟应该从几号门进、几号门出,涉及机动车噪音扰民问题,居民分歧很大,频繁投诉,一时间难以解决。联络站收到这一反馈后,向交警、物业及司法所等提出建议,推动相关各方进行实地调研,最终按社区建造规划调整出入口,化解了矛盾纠纷。

抚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联络站供图)
“代表联络站不仅仅是固定的场所,哪里需要代表就到哪里去办公。”船口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邻里矛盾这样的情况,代表和联络站工作人员往往采取上门调解的方式现场办公,在当事人熟悉的环境里,既有助于说理,又安抚双方情绪,更重要的是周边都是街坊邻居,起到宣教和示范作用。
让专业的人参与进来,以法治思维定分止争、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是呼兰区法院人大代表联络站坚持的工作理念。驻站人大代表依托“法院+非诉讼纠纷服务中心”工作平台,全面融入各类纠纷的先行调解工作;对接“家事纠纷调解工作站”与“萧乡退休法官多元解纷调解室”等区法院特色调解平台,精准参与重点领域矛盾调处,推动协作调解走向纵深,有效提升纠纷解决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某小区有十几户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居民,在安装充电桩问题上与物业公司争执不下——居民认为这是自己合法的权利,物业公司则以有安全隐患为由拒绝。依托代表联络站,呼兰区人大代表魏大军充分发挥自身电力行业资深从业者的专长,联合区法院、区住建局、区消防救援局等专业力量开展先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准确把握争议关键问题,厘清各方权责,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成功化解了当地首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纠纷,为后续解决类似问题做了参照,实现了“解决一事、带动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道里区抚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抚顺社区,依托“三级网格”体系,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楼道庭院。一级网格为社区平台,二级网格由专职网格员覆盖,三级网格则吸纳党员、人大代表、驻街单位等力量,延伸工作触手,将服务送到居民家中。
抚顺社区常年开展“小桔灯微心愿”项目,每年征集困难群众的微小需求,如残疾儿童的康复鞋、孤寡老人的羽绒服,通过代表联络站对接爱心企业认领。多年来,累计圆梦400余户。一位独居老人家的自来水管老化,用水不便,更换管道又需要一笔费用。驻站代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推动供水公司更换管线并安装净水机。抚顺社区主要负责人说:“代表们用一件件小事,让群众相信‘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管’。”
从推动解决小区出入口纠纷的高效联动,到化解充电桩安装难题的专业赋能,再到为独居老人解决水管问题的暖心举动……这些事关民生的关键小事只是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履职为民的一个个生动缩影。据统计,目前全市1.5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履职,代表联络站已逐步成为群众表达心声的“直通车”、推动问题解决的“服务台”。下一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丰富站内活动内容,让联络站成为人大工作求真务实、提高水平、转变作风的重要阵地。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