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九江市人大:持而不懈督产业 久久为功蓄动能
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助力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持续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系统谋划年度财经监督议题,一锤接着一锤干,一年接着一年督,持而不懈,久久为功,为九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人大力量。
系统谋题,持续监督
产业振兴非一日之功,需长远眼光,更需战略定力。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把握制造业发展规律与时代脉搏,系统布局、前瞻施策,按照“一年一主题、分步推进”的思路,每年聚焦一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积小胜为大胜。
聚焦筑牢营商环境“基石”,2021年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执法检查,以法治“硬措施”提升发展“软环境”,厚植制造业市场主体成长沃土。
锚定新兴产业“方向”,2022年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调研,厘清趋势与优势,为制造业前瞻布局、抢占未来赛道提供决策依据。
助力激活数字经济“引擎”,2023年深入调研数字经济发展,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制造业提质增效。
围绕打通数据“孤岛”,2024年上半年专题调研智慧九江建设,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夯实产业发展数字底座,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提供支撑。
紧盯“服务支撑”持续强化,2024年下半年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调研,为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强劲服务动能。
着眼金融“血脉”疏通,2025年对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开展专题监督,着力破解制造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引导金融活水精准高效浇灌实体经济。
这些专题监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从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到明确产业方向的引领,再到推动数字赋能的动力,进而强化数据支撑的保障,随后完善服务体系的支撑,最后畅通金融血脉的活水,构建起完整的监督链条。
通过持续监督,人大的履职实践正不断转化为制度成果与发展成效,展现出人大监督工作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实效性。
逐一破题,精准监督
以问题为导向,监督视角投向制造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九江市人大通过一系列务实精准的监督举措,有效推动了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破解。
在营商环境执法检查中,针对企业办事流程多、政策兑现慢等问题,建议并督促相关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符合条件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调研中,面对战新产业“星星多月亮少”、布局分散的现状,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并推动编制全市“产业链招商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引进缺失环节、补强薄弱环节,推动产业集群从“物理聚集”走向“化学融合”。
在数字经济调研中,针对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建议在市级层面搭建数字化转型汇聚平台,大力引进数字化服务商入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问诊把脉”,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解决方案。
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调研中,面对九江的区位、航道、港口以及部分驻市央企深厚的技术积累等诸多优势未有效发挥等问题,建议优先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在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研中,针对中小微制造业企业面临“短借长用”的融资困境,建议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推广“随借随还”类循环贷产品,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减少企业“短借长用”压力,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幼苗”。
闭环答题,有效监督
监督的落脚点,在于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制度完善、服务发展大局。九江市人大高度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通过审议意见、专项报告等形式,及时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反馈,并持续跟踪问效,推动相关建议落地生根。
“沉下去”求效。在智慧城市建设跟踪调研中,调研组坚持深入园区、企业和项目一线,不仅看平台演示,更紧盯数据共享核心症结的解决,做到监督不见效、人大不“收兵”。2025年九江市纺织服装、有机硅、石化化工“产业大脑”入选省级建设,迈进全省前列。
“向外看”求质。在营商环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中,调研组主动赴省内外先进地区,走访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学习借鉴优化环境、培育产业的成功经验,并及时提出建议,转化为有关部门的工作措施。九江连续5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三年上升约7个百分点。
“借外脑”求方。在数字经济调研中,多次邀请产业经济、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参与论证,借助专业力量进行趋势研判、风险提示和政策把关,显著提升了调研的科学性与决策参考价值,得到市委高度重视,推动市政府认真落实。2024年的九江市数字经济同比增长7.5%,约占GDP比重43.2%。
“听民意”求智。在历次调研中,始终坚持广开言路,通过多层级、多领域的代表座谈、企业家恳谈,广泛收集市场一线最真实的声音,确保调研结论建立在事实充分、民意汇集的基础之上。例如,在今年的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专题监督中,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企业家意见,有效推动有关部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引导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流向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领域,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为坚实的金融支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九江市人大将继续秉持“久久为功”的战略耐心和进取精神,依法履职,精准监督,为推动九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区域制造业中心、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九江市人大财经委王淦勋供稿)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