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孝感:以法治之力传承和发展“舌尖上的非遗”
11月1日,2025孝感麻糖米酒文化活动周如期举行。这场承载孝感千年味道、融合产业活力的甜蜜盛会,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自发参与,也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广泛关注。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孝感作为中华孝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全市不断探索文化资源保护与创新发展新路径,让古老的文化瑰宝焕发光彩。因制作技艺独特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孝感麻糖米酒提上了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24年12月23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麻糖米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推动麻糖米酒产业传承创新、提质增效,让麻糖米酒真正成为孝感城市名片、旅游名片和文化名片。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市委决策部署,以保护孝感麻糖米酒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启动立法工作。
2025年9月22日,湖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批准《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条例》,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自此,湖北省首部市州有关“文化保护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孝感市人大常委会开启了以法治之力传承和发展“舌尖上的非遗”立法探索之路。
开门立法让法规更接地气
2025年1月,孝感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王丹丽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大力支持孝感麻糖米酒产业保护和发展”的议案,提出尽快出台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为孝感麻糖米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议案既契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又精准对接孝感麻糖米酒产业发展现实需求。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议案,2月17日,经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40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条例》正式纳入市人大年度立法计划。法规起草专班迅速组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立法之基,调研先行。市人大财经委联合市经信局,开展为期数月的市内调研,走访20余家麻糖米酒企业,召开近10场座谈会,全面梳理全市麻糖米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财经委、法工委和经信、市场监管等市直部门赴广西柳州、广东江门考察外地特色产业发展立法工作。在熟知内情、了解外情基础上,孝感麻糖米酒产业规模不大、技艺创新不强、品牌资源分散、消费业态单一等问题浮出水面,工作合力不够、三产融合发展不足、品牌化程度不高、标准体系不健全等短板凸显,亟需通过地方立法,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破解难点堵点。
开门立法,汇聚民智。为确保条例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让每项条款都贴合孝感实际。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多次联合市经信局、市场监管局、立法专家召开座谈会,围绕条例框架、核心条款反复研讨,深入麻糖米酒原材料核心种植区、生产企业、销售门店,实地了解产业全链条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条例草案几经审议修改后,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华中师范大学立法基地组织专家对条例草案进行论证评估,提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条例草案联审联评、严格把关。
市人大常委会还依托人大官网官微、代表“家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征集立法意见融入代表小组活动和走访联系群众中,让条例草案直达基层、实时反馈,让群众从立法“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立法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明确重点让立法更具特色
作为孝感首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法规,市人大常委会秉持“既把握重点、又彰显特色”的原则,对条例6章32条内容反复推敲打磨,直至完善。
加强保护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结合孝感麻糖米酒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实际,吸纳法规调研、起草、审议等环节意见建议,条例最终将“明确孝感麻糖米酒制作的工艺特点,建立孝感麻糖米酒历史文化保护名录,加强对孝感麻糖米酒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孝感麻糖米酒文化和旅游、商业等融合发展”作为重点,彰显保护历史文化初衷。
健全标准体系,推进品牌建设。针对孝感麻糖米酒产业目前仅有2个地方标准、2个团体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缺乏标准技术支撑的实际,条例规定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等麻糖米酒生产经营相关标准”,促进孝感麻糖米酒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孝感麻糖米酒品牌培育服务体系”,依法推动设立和使用孝感麻糖米酒区域公共品牌;要“严格执行孝感麻糖米酒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加强规范使用管理,依法查处侵权行为,保护品牌权益。
加大扶持力度,共助产业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推动麻糖米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条例规定“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加强孝感朱湖及相近生态糯稻种植区和糯稻种质资源保护,扶持良种的培育、生产、更新和推广使用”“商务部门应当支持和引导经营主体打造集餐饮美食体验、文化展示、产品推广为一体的孝感麻糖米酒消费场景”“科技部门应当将孝感麻糖米酒的传统工艺改进和产品品质提升纳入科技计划重点支持范围,为孝感麻糖米酒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孝感麻糖米酒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服务”,条分缕析的部门职责更加充实了条例内容,也从法规层面汇聚了推动孝感麻糖米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多级联动让责任更明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将“管用、好用”作为制定条例的重要目标,通过分层级、分领域责任划分,着力构建规划、管控、监督、问责全链条机制,织密多级联动网络,助推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工作精准落地。
从政府引导层面看,条例既明确市县两级政府保护和发展孝感麻糖米酒工作职责,“应当加强对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又规定市县两级政府相关部门责任,“经信部门负责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发展改革、科学技术、农业农村、商务、卫健、文旅、市场监管等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工作”;还要求市县两级政府其他部门应当“加强孝感麻糖米酒文化的宣传推广”“发挥财税政策、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全力支持孝感麻糖米酒产业发展。
从常态监管层面看,条例规定市县两级政府应当“将孝感麻糖米酒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纳入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明确建立溯源追责机制和监督联动机制,规定“麻糖米酒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全过程可追溯体系”,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将麻糖米酒生产经营者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经信、农业农村、文旅、卫健等部门要加强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对违反条例行为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从法律责任层面看,条规明确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孝感麻糖米酒保护和发展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肃追责,确保监管覆盖无盲区,问责执行不留白。
刚柔并济,管引结合。严管明责的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和支持孝感麻糖米酒生产经营者对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保护、发掘和整理”“鼓励和支持孝感麻糖米酒生产经营者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联合创新平台,推进产品迭代更新和衍生产品开发”“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创新适合孝感麻糖米酒产业发展的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着力构建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让保护和传承工作从政府“独角戏”变成全民“大合唱”。
立良法以促善治,行法治以兴产业。举办首个“孝感麻糖米酒文化活动周”、打造麻糖米酒城市文化IP、推进麻糖米酒“百城千店”、组建麻糖米酒产业研发平台……条例出台后,近期孝感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更期待条例深入实施后的惊喜,孝感市人大常委会将在以法治之力保护和传承独特历史文化、助推擦亮地方特色产业“金字招牌”的道路上更加行稳致远。(宋红波)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