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架起民意连心桥
让立法贴着民心走

来源: “黑龙江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存在隐患,建议在条例中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责任”“建筑垃圾清运问题,需进一步厘清企业与社区的权责边界”。在鹤岗市工农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一场气氛热烈的立法意见座谈会正在进行——这里正是工农区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前沿阵地”。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通立法为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枢纽,该联系点以标准化建设为支撑,以精准汇民意、高效传民声为使命,让基层声音深度融入地方立法血脉。
  建强专业矩阵,夯实履职根基。民意转化为良法,专业力量是核心支撑。联系点精心构建起一支“接地气、通法律、知民情” 的复合型工作队伍,形成涵盖社区骨干、人大代表、专职人员的立体工作网络。扎根基层多年的社区工作者熟悉邻里诉求,深耕法律领域的人大代表精准解读立法意图,专职人员负责意见梳理与协调对接,各方力量协同发力。这支队伍既是民意“采集员”,更是立法“调研员”。深入社区征集民生痛点,走进企业摸排发展堵点,确保每条意见都带着基层“烟火气”,每轮反馈都经得起法律与实践的双重检验。专业团队的搭建,让联系点运转既葆有“倾听民意的温度”,更兼具“法治把关的精度”,为高效履职筑牢根基。
  强化权威引领,凝聚民意共识。此前,工农区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系点揭牌仪式,鹤岗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出席授牌仪式。“有规范机制护航,我们提的建议更有分量了”,一位参与座谈的群众坦言。这种权威认同正转化为群众的信任自觉,使联系点成为汇聚民意的“强磁场”,推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立法过程中。
  构建转化闭环,彰显立法效能。在《鹤岗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立法过程中,联系点的民意转化工作跑出“加速度”。为确保法规贴合基层实际,联系点协助鹤岗市人大法工委搭建多元对话平台。邀请消防部门解析监管难点,组织社区工作者反映治理堵点,召集物业人员阐述服务痛点,并请居民代表直陈 “家门口的难题”。经多轮座谈梳理,21条建议被系统上报,其中“加强居民住宅区电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的规划建设与安全管理,明确物业服务日常巡查维护责任”的建议,因直击民生关切被重点采纳,最终细化为《条例》的第十八条和第十条第三项。从基层原生态建议到法规明确条款,民意实现了从“纸上”到“实处”的有效转化,既让法规更具“人情味”,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立法为民”的实践力量。
  如今,这座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依旧忙碌。它如同一座坚实桥梁,一头连着群众的“柴米油盐、安危冷暖”,一头连着立法的“精准务实、公平公正”;更似一列畅通的“民意直通车”,载着基层智慧驶向立法殿堂。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窗口,它正为地方立法质量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民生动力,为法治建设筑牢坚实的民心根基。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