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建强代表履职平台 丰富基层民主实践

来源: “人民与权力杂志”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代表法是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法律,新修改的代表法更是为人大工作赋予了新准则、指明了新方向。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把建好代表履职平台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把推动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作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实践路径,持续提高服务能力、拓展联系渠道、创新工作方式,推动新法从“纸面规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践。
  实体平台多元覆盖 建强依法履职“主阵地”
  紧扣新修改的代表法在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高淳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统一规范、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讲究实效”的原则,夯实代表履职阵地,有效发挥代表作用。目前共建有各类实体平台133个,实现了五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到“点”全覆盖。
  人大代表“家站点”常态运行。今年以来,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点每周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出席市、区人大代表82人次,接待群众109人次,推动了加强对固城湖螃蟹品牌保护、加大对水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等一批群众建议得到有效办理。镇(街道)“家站”约有人大代表1100余人次参加接待联系群众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400余条,推动解决了村庄道路维修、抗旱设施建设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言出力。农业农村专业代表工作站依托全区五级人大代表资源优势,围绕“三农”工作开展对策性前瞻性调研,形成《关于螃蟹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等多篇调研文章;常态化开展接待群众、座谈交流、科普讲座等活动,形成并提交的关于建立健全青年大学生回乡从农创业政策的建议等,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有效办理。经济发展专业代表工作站组织站内代表交流座谈,征集进一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34条。
  企业人大代表工作站联农共富。在阳江镇“丹湖秋月”工作站,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时常聚焦乡镇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从控制农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碰撞思想、分享经验,市人大代表、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龙依托工作站建立“产地共建联盟”,首创固城湖螃蟹“产地码、追溯码、流通码”三码合一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目前联盟内养殖户近2000个,实施覆盖面积近5万亩。在古柏街道“共裕包装”工作站,为帮助解决部分群众提出的就业需求,区人大代表、古柏街道三保村党总支书记魏学军与南京东润集团洽谈合作,承接了乳胶手套的包装业务,为村里的家庭主妇提供了60多个弹性灵活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增收近70万元。
  网络平台多效赋能 架起代表群众“连心桥”
  新修改的代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代表履职网络平台,为代表依法履职、加强履职学习培训等提供便利和服务。近年来,高淳区人大常委会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依托江苏“数字人大”平台新增“选民建议”和“民情直通”模块,为人大代表定制专属二维码,通过开展“码上找代表”工作,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深入人心。
  赋能选民群众提升建议便捷度。在人大代表“家站点”、为民服务中心等显著位置张贴人大代表二维码,选民群众用手机扫码即可看到代表的身份职务、履职承诺、所获荣誉等信息,动动手指便可以文字或图片等形式向代表提出问题和建议。线上“码上找代表”平台与线下“家站点”平台的互补发力,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建议收集“24小时不打烊”。
  赋能人大代表提升履职活跃度。每一条选民建议或者“民情直通”的办理情况,在数字平台上都有时间、对象、内容等信息的详细记录,比如区人大代表、古柏街道综合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唐秀凤办理了选民邢小萍提出的关于调整灯光球场照明时间的建议,区人大代表、南京沧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事张建新转交区交通运输局办理了一则在农村增设校车候车厅的“民情直通”……可观可感的履职成效大大增强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赋能承办单位提升办理透明度。数字平台实现了意见建议从提交、审核、交办、办理、反馈到评价的全流程“一网通办”、动态可视。截至目前,共收到了选民扫码提出的意见建议163条,承办单位签收、办理进展、解决结果和代表评价等信息,均可实时在线查询,在减少工作交接和沟通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办理过程看得见、办理结果可评价、责任落实可追溯”的透明治理新格局。
  拓展平台多维发力 打造作用发挥“大舞台”
  新修改的代表法对完善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内容和形式、完善议案建议办理机制、加强代表履职保障和监督等方面也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对标落实,积极打造更多平台、探索更多渠道,持续丰富五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发挥作用的内容和形式,多措并举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精“代表联动”平台。引导市、区人大代表依托“高淳区青蓝果蔬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经营模式,放大农业产业联盟效应,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协同发展。目前,联合体已辐射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合作社、100余个家庭农场,吸纳300多家经营散户。
  做深“代表讲坛”平台。持续丰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时代内涵,组织“人大代表讲坛”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邀请五级人大代表立足代表职责、结合岗位实际畅谈体会感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以来,全区走上讲坛开讲的五级人大代表达到300余人次,覆盖听众达到15000余人次。
  做优“代表献策”平台。在全区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良策”活动,鼓励代表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实际,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活动共梳理汇总了对省、市、区“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的意见建议56件,涉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以及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影响群众幸福感的民生关切。
  做实“代表督办”平台。开展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活动,组织区人大代表成立9个监督组,以承办单位自查及监督组督办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届以来的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开展“回头看”,推动79件当年未能解决的代表建议得到有效办理,将建议办成率从65%提升至82%。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主题监督月活动,推动“桠溪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一期”等15个项目顺利完成、“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24个项目序时推进。
  下一步,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把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强化代表依法履职意识,全面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切实为代表依法履职做好服务保障,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生生不息、馥郁常青。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