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南城县人大:群众身边事 代表“码上办”

来源: “抚州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以前遇到烦心事,不知道具体该找哪个部门反映,现在好了,手机扫一扫二维码,直接就能向人大代表‘吐槽’,问题很快就有回音,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家住南城县建昌镇的居民李女士通过扫描社区公告栏上的“代表码”,反映了小区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令她惊喜的是,当天就有县人大代表线上受理,次日相关部门便协调解决了此事。这一变化,得益于南城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的“群众身边事,代表‘码上办’”履职新平台。这枚小小的二维码,正以其高效、便捷的模式,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的生态,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
  从“线下跑”到“指尖点”,数字桥梁让民意“码”上通达。如何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紧密、常态地联系在一起,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必答题。南城县人大敏锐抓住数字化机遇,积极探索“互联网+代表履职”新模式,将实体“代表联络站”赋能升级为24小时在线的“云上联络站”。他们为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量身定制了专属的“代表码”,并将二维码广泛张贴在村(社区)公告栏、政务服务大厅、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即可随时随地向对应的代表留言,反映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这个小小的“码”,成为连接代表与选民的“数字桥梁”。无论是道路破损、路灯不亮,还是政策咨询、建议收集,群众动动手指就能“码”上表达。代表们则通过手机端的履职平台,实时查收、分类处理群众诉求,形成了“群众扫码提诉求、代表线上即受理、部门联动快解决、结果反馈满意度”的闭环工作流程,真正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指尖”,实现了“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代表马上办”,将民意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提速为“零时差”响应的“最美零距离”。
  从“接得住”到“办得好”,闭环机制为民生诉求“保驾护航”。“码上办”,核心在“办”,关键在“实”。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南城县人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闭环处理机制。代表在接收到群众诉求后,首先进行初步甄别。属于个人诉求、涉法涉诉等范围的,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属于合理建议或民生类问题的,则根据情况分类处理:能够直接解释或协调解决的,立即“马上办”;需要转交政府部门办理的,通过人大议案建议系统“马上转”;对于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则组织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的代表建议“马上报”。
  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对代表转交的事项进行跟踪督办,定期分析“码上办”平台数据,梳理高频问题和办理难点,用于精准监督和支持“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办理结果最终通过平台向反映人反馈,并邀请其进行满意度评价。这种全流程透明、可追溯的机制,不仅压实了代表的履职责任,也倒逼相关职能部门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每一件民生诉求都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从“新平台”到“新常态”,代表履职迸发“源头活水”。“代表‘码上办’平台,就像给我配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民情采集器’。这个码,让我感觉肩上担子更实了,同时也让我履职的‘工具箱’更丰富了。现在我能更直接、更广泛地听到来自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履职方向更明确了,责任感也更强了。”一位基层人大代表如是说。“码上办”平台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所“学校”,它倒逼代表们加强学习,提升研判问题和联系群众的能力,使履职从“会议代表”向“全天候代表”深刻转变。该平台的推广运用,有效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和活力,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代表履职从传统的定期接待、走访,拓展到“全天候、零距离”在线互动,实现了“群众身边事”与“代表马上办”的无缝对接。
  据统计,自“码上办”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收到群众扫码反映事项300余件,有效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超过95%。一批诸如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老旧小区加装路灯协调、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民生“关键小事”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平台已成为代表履职的新常态和活力源。

  “群众身边事,代表‘码上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务实抓手,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有益探索。”南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章燕萍表示。下一步,南城县人大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加强宣传推广,引导更多群众和代表会用、愿用、用好这个平台,让其成为汇聚民智、化解民忧、凝聚民心的重要渠道,为推动南城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加强劲的人大动力。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