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佛山:产业向“新” 人大有为

来源: 南方日报  浏览字号:
  原标题:产业向“新” 人大有为,锚定“再造一个新佛山”目标 助力佛山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园区的视察现场、基层联络站的议事会、专题会议的讨论现场……在佛山,人大代表的身影活跃在产业升级的第一线,成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今年初,佛山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
  为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作用,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综合专班,积极调动全市各级人大力量,充分发挥监督助推作用,与政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佛山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城市进阶。图为佛山城市鸟瞰。廖明璨 摄
  立法供给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去年GDP超1.3万亿元,拥有2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产业基础牢固、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今年,“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号角吹响。新佛山,首先新在产业形态更加现代化。佛山主动寻找“新路子”,产业形态向新向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立法、印发工作方案、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佛山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把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作用,转化为合力推动佛山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举措。
  立法供给,为产业创新保驾护航。佛山市人大不断强化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逐步完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法规制度。
  2022年,出台全国首部服务市场主体的地方性法规《佛山市市场主体服务条例》,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未来,针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佛山市人大还将加强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等方面的立法研究,为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法治供给。
  今年,佛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工作方案》,明确13项重点工作任务,加强省市人大上下联动,举全市人大之力投入进来,主动参与、主动服务。
  联席会议制度,凝聚各方工作合力。今年,《佛山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出炉。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就是发挥全市三级人大、五级代表的优势和作用,与市政府密切协同,谋划部署重点工作,会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跨部门、跨区域的重大问题,督促推动任务落实,形成齐抓共促合力。
  联席会议不仅规格高,而且打破了行政壁垒,进一步加强了人大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由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任召集人,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副召集人,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预算工委以及佛山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下设综合工作专班,由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为联席会议的高效运转提供保障,当好参谋助手、做好服务保障。
  监督推动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当前,佛山正以最大力度巩固传统产业家底、以最快速度推动新兴产业壮大、以最优角度切入未来产业赛道。
  围绕于此,佛山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监督为刃,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查实情、找短板、出实招,充分发挥监督助推作用,强化协调联动,推动各区各部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
  今年5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集中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到五区实地视察佛山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7月,佛山市南海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南海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着力推动产业园区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能级跃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9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会议聚集多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企业负责人,聚焦主题深入交流,佛山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依次作回应发言,多方合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集智破题、共谋良方。
  除了集中视察、专题会议,今年10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产业科技创新专题询问。
  为充分了解情况和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前期,佛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级人大代表45人次赴五区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题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情况,为10月开展专题询问打好基础。
  人大监督的实效在数据中得到体现:今年人大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132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包括32件涉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建议。其中,《关于AI人工智能赋能佛山千行百业,助力实现“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建议》等3件被确定为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扎实的督办把建议办理成果转化为推进产业体系向新发展的实际成效。
  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增强监督推动实效。
  民意汇集 
  发挥人大代表主力军作用
  各级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
  近年来,佛山五级人大紧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法履职、发挥作用。
  今年5月,佛山市、区、镇三级人大联动,组织五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集中视察。
  人大代表走进广东工业设计城、德尔玛科技等重点园区和企业,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面交流,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我建议重点园区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形成产业链的企业聚集效应。同时,人才供给与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还有差距、科技金融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佛山市人大代表、佛山市浩信伟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冬梅在实地调研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些并非“说完了事”。专题视察后,佛山市人大常委会整理汇总代表意见建议,形成书面报告专题报市委决策参考。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佛山经济基础好、产业家底厚实,但仍存在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小、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低、高端人才紧缺等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佛山市各级人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职能作用,汇集民智民意,助推佛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7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以人大代表身份,走进顺德区杏坛镇杏坛总商会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群众活动,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倾听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杏坛镇创新举办的“人大代表产业议事会”,既能推动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又能强化政企互动。目前,佛山建有19个人大代表产业联络站。胡钛表示,要多听企业呼声、多献惠企良策,努力为佛山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代表智慧和力量。
  9月,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来自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人大代表聚焦主题深入交流,在发言中碰撞思维火花,碰出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的良方。
  实践表明,人大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不仅能有所作为,更能通过制度创新成为关键的推动力量。
  立法供给、监督推动、代表参与……佛山市人大构建起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化产业支撑模式。
  接下来,佛山市人大将更好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寓支持和服务于监督之中,合力推动佛山产业形态更加现代化。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