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烟台人大:为农履职不松劲 聚力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苹果,在烟台已有150余年种植历史,是推动农业强市建设的传统动能。
烟台市坚持把苹果纳入乡村全面振兴布局,接续实施多轮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苹果产业全链条升级,种苗供应、鲜果产量、精深加工均处于全国“主力军”位置,烟台苹果连续16年蝉联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
党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三农”工作中精准选题、用力破题,以扎实有效的履职担当,为烟台苹果焕发新活力、再造新优势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沉调研助推产业升级
秋日的烟台,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空气中氤氲着清甜的味道。烟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涉农代表、专家,来到蓬莱、栖霞两个苹果主产区调研,详细了解苹果“接二连三”、双脱毒苗木繁育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等情况,与果农、技工、企业负责人交流探讨,为助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注生动注脚。
几年来,苹果监督始终“焊”在人大作战图上,农业农村委员会跟踪问效促落实,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调研强保障,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汇民意,围绕苹果的履职多点发力齐开花,筑牢了监督之“实”,展现出护航之“恒”。
如今,从傍海山岭长出的小苹果,不仅“走俏”海内外、香飘天宫空间站,还衍生出果胶、籽油、香水等百余种深加工产品,带动有机肥、防雹网、机械装备等关联产业稳步发展。烟台苹果产业加速集群成势,让170万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专题审议向“果”汇智聚力
10月23日召开的烟台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推动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分组讨论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竞相建言献策,让苹果之声穿透会场。
“烟台苹果历经30多年长足发展,现已进入调整优化、创新发展的关键期,必须打破‘亦步亦趋吃老本’的惯性思维,着力解决品种结构单一、‘机器代人’进展缓慢、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等问题短板。”有的满怀深情呼吁深化“苹果革命”。
“近期连阴雨给苹果采收带来不利影响,要组织基层干部做好果园包保、技术指导和采销服务,解果农燃眉之急;从长远看,还需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完善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果业抗风险能力。”有的聚焦果农急难愁盼积极支招。
“议政场”中,苹果发展的建言此起彼伏,化作涓涓细流直达决策前端;果园里,紧锣密鼓地排水防涝、摘袋着色,一片热火朝天之景。点果成“金”路上,众志成城打响苹果“抢收战”,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园。
办好建议持续赋能增效
今年初,在认真分析代表建议并征求意见基础上,烟台市人大常委会采取“打包”模式,将5件涉及苹果的建议交由常委会分管主任牵头督办、市政府分管市长领衔办理。
8月份,烟台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把建议督办下移到果园车间,组织承办单位、代表专家一起集思广益、共商对策。务实督办结壮果:市农业农村局在政策保障、补链强链、技术支撑等方面狠抓落实;市科技局围绕种苗、装备、数字果园积极组织关键技术研发……烟台苹果逐“高”而行,不断实现新突破。
点上突破,面上拓展。近4年来,围绕苹果主题,烟台市人大代表共提交建议20余件。“提、办、督”三箭齐发、务求实效,合力推动代表建议落实落地,成为苹果产业提质升级的“助推器”。
烟台苹果是农业的“老字号”、农民的“摇钱树”。“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与党委同向、与群众同心,做实立体监督、增强监督效能,以逐梦乡村振兴的执着,书写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烟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秀香表示。(徐维东)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