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立法前瞻 法工委发言人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拟审议法律案情况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岭、徐航、周誉东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审议海商法修订草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草案、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草案、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审议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的议案等。
  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王翔介绍了本次常委会拟审议法律案的主要情况。
  关于海商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2025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海商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海事实践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最新国际公约精神,合理平衡有关方面利益诉求,进一步推动航运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建设,根据各方面意见,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增加船舶所有权登记状况查询的规定,二是完善船舶抵押权清偿顺位的规则,三是增加卸货港无人提货时应当及时通知托运人的规定,四是删除承运人识别的推定规则,五是增加相关反制条款等。
  关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草案、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2025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草案、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加关于村委会、居委会工作“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规定。二是,进一步充实村委会、居委会的职责,规定设立“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心关爱“老年人、(留守)儿童”和“协助调解物业纠纷”。三是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居务公开的形式和期限要求,规定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居务公开。四是进一步明确村(居)务监督机构的任期,规定其成员可以列席村(居)民代表会议,应当向人民政府和监察机关反映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 
  关于网络安全法修改。2025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充实网络安全工作指导原则;二是增加促进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内容;三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进一步做好与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衔接;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处罚规定。
  关于环境保护税法修改。2025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对加快试点工作提出要求,二是明确在试点期限内提出修法建议。
  关于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次审议稿。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污染防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充实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增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的内容。二是加大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资金保障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是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四是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标准,加强重型货车大气污染防治和机动车船等排放检验造假的监管,明确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等监督检查要求。五是增加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的内容。六是进一步加强进入内河船舶的水污染防治。七是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标准,强化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八是明确取得放射性污染监测机构资质的条件。九是完善化学物质污染防治制度。 
  根据各方面意见,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进一步落实过罚相当原则。二是做好相类似违法行为之间法律责任的平衡。三是根据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的修改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四是适当充实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法律责任。五是针对地下水保护、油烟污染、光污染等方面突出问题,完善相关法律责任。六是进一步完善草案体例结构。将第一章章名修改为“法律责任通则”、第二章章名修改为“法律责任分则”,将第二章第一节“一般规定”拆分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排污许可和排污口”、“其他规定”等三节。 
  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为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和规范检察公益诉讼依法开展,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起草了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将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案件领域和办案原则。二是明确检察公益诉讼管辖。三是合理配置检察机关办案职权。四是规范完善诉前程序。五是规定审判与执行程序。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