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州:代表随手拍 办实暖民心

通讯员 黄杰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小健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7期  浏览字号:
  广州地铁9号线,是连接市区与花都区的重要通勤动脉。曾经,每到周五晚上,由于人流量骤增,9号线时常拥挤。
  广州市人大代表杜敏芳通过“代表随手拍”反映了这一民生痛点,上传多张站台挤满乘客的现场照片,建议增加周五晚高峰列车班次。收到代表反映事项后,广州地铁及时办理,将周五晚高峰9号线行车间隔缩短1.5分钟,极大改善了乘客的出行效率和安全。
  “代表随手拍”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打造的代表履职新平台。2022年,正式在线上推出;2023年,出台规定,明确“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属于广州市人大代表闭会建议的一种形式,以刚性约束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自运行以来,广州市人大代表通过“代表随手拍”提交民生建议9000余件,推动办成一大批老百姓关注的实事、好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羊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数字赋能:让民情无碍直达
  在广州市人大代表林泰松的手机里,一个红色图标保持着高频使用记录。“‘代表随手拍’小程序,反映群众意见很方便,在履职中我经常使用,为市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林泰松说道。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人大代表可以通过微信登录“代表随手拍”,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反映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提出意见,由12345热线实时交由相关单位办理。
  “石沙公路车流量很大,但中建星光城路段没有红绿灯,每次过马路都很忐忑。”居民林女士无奈地说。广州市人大代表曲英得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通过“代表随手拍”进行了反映。两天后,白云区政府召开现场会,确定了安装临时红绿灯的方案。四天后,临时红绿灯投入使用,居民出行安全得到保障。目前,该路段已经安装了正式的红绿灯。
  一部手机、一个小程序,方寸大小的屏幕成为民意速递的直通车。“代表随手拍”,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在群众、代表、政府之间搭建起一条“数字高速公路”,让民情无碍直达,让民意变成“满意”。
  高效办理: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蔡代表啊,一下雨黄泥水就漫到村里来。”番禺区沙头村的陈伯向广州市人大代表蔡展航诉苦。原来,沙头村附近有片处于山坡的储备地块,由于缺少植被覆盖,雨水常夹带着山泥涌入村里。
  蔡展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刻通过“代表随手拍”进行反映。在市规划部门的办理过程中,她5次参加现场讨论、2次实地勘察,并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支招献计。经过不懈努力,一直困扰村民的“黄泥水患”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这样履职为民的故事,每天都在羊城发生着。“通过‘代表随手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更是人大代表的责任。”广州市人大代表徐嵩表示,她通过“代表随手拍”推动解决了金沙洲便民市场门口增设斑马线等多件人民群众的“烦心事”,相关部门办理十分高效,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拍手称赞:“小工具”也能撬动“大民生”
  华南快速干线连接沙溪大道的南向匝道,是番禺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地群众一直牵挂在心。
  番禺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反映的情况,认真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与市职能部门、施工单位沟通协调,推动该匝道于今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拍手称赞。
  其间,广州市人大代表谢小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6次使用“代表随手拍”对该工程进行监督,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还为民生项目监督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表示,“代表随手拍”是广州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品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州的具体实践。下一步,将结合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进一步完善提高,更好发挥“代表随手拍”的履职助手作用,通过推动办好办实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件件“急难愁盼”,充分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活力。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