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壮美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落实 “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大美漓江(资料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重要理念,自2005年提出以来,至今已二十个春秋。它如同一盏熠熠生辉的指路明灯,深刻地重塑着中国的发展逻辑,也为八桂大地的绿色崛起注入了磅礴的思想伟力。
广西是祖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使命。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殷殷嘱托,也是广西5700多万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本届以来,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法定职责,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以法治力量守护生态底色,以监督利剑护航绿色发展,书写了人大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篇章。
筑牢法治屏障,以严明法治保护绿水青山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常委会坚持立法先行,致力于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四梁八柱”。 制定广西首部生态文明领域统领性、综合性、系统性地方性法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聚焦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结合广西实际对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修复、岩溶地貌保护、海岸带保护作出规定,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法治红线”与“行动指南”。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妥善处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关系,并为候鸟保护作出创制性规定。制定土地管理条例,在全国地方性法规中率先对“田长制”“只征不转”和临时用地作出规定。修订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用最严格的措施筑牢海洋生态安全防线,对红树林果实采摘作出区别对待的规定,鼓励依法开展符合保护要求的生产经营,防止对开发利用“一刀切”禁止。同时,审议批准南宁市城市绿化条例、梧州市中心城区绿化条例、贺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河池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议批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条例等自治县单行条例。这些立法成果,与此前已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等法规一道,共同织就严密的法治屏障,使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提升监督质效,以有效监督推动理念落地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让法律牙齿真正“咬合”。常委会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湿地保护法实施仅一年时间,常委会就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各级各部门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2023年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时,首次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向常委会报告上一年度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在2023年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两院”全区环境资源审判和检察工作专项报告的基础上,2024年开展持续监督,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公安机关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同题共答的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区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做好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提升新时代广西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服务保障水平。2025年常委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建设规划、生态安全部分)执法检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刚性执行。
发挥代表作用,以广泛民意凝聚生态共识

宜州刘三姐镇马山塘屯绿化新貌(资料图)
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和民生密切相关,必须坚持问计于民。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凝聚社会生态共识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常委会充分尊重和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拓展代表参与环资工作的形式与内容。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关于支持设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建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推动自治区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建立漓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安排9.2亿元专门用于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安排1.2亿元资金专门用于漓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奖励;领衔督办关于加大对边境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扶持力度的建议,进一步推动边境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档加速。关于修改自治区北海银滩保护条例的议案、关于制定自治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议案、关于尽快修订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议案等议案建议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100%。创新成立由人大代表组成的环境与资源保护专业代表小组,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工作,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生态问题,凝聚共建共享美丽广西的强大合力。
服务发展大局,以积极履职转化金山银山
“两山”理念的精髓在于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常委会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立法中,常委会注重为生态旅游、大健康、绿色康养等广西优势绿色产业“留足空间”。制定的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充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综合治理,着力促进节能低碳,严格规范船舶排污,切实防范水土流失。监督中,关注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前沿领域的探索,向自治区党委报送《关于推动我区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见证了桂林世界级旅游、北部湾绿色临港工业等在“两山”理论指引下的蓬勃发展。开展矿产资源勘探与保护开发利用情况专题调研,推动2024年自治区安排新增财政资金1.28亿用于矿产资源勘探与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工作的关键点、增长点,组织开展绿色新能源(页岩气)开发利用情况专题调研,助力我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利用,迈出“广西人用上广西气”第一步。常委会召开全区人大系统助力打赢打好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专题研究部署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涉重金属环境事件的重要批示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工作部署,助力打赢打好我区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常委会开展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推动漓江生态环境依法保护和治理。坚持年年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十载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常委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新时代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目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推进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擦亮“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金字招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人大力量!(黄聪)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