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数据条例》出台

9月26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数据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据工作,强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夯实甘肃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政府建设,制定出台一部符合甘肃省情实际的数据领域综合性法规,对于甘肃省抢抓数字化机遇、打造西北数据枢纽、补齐本地数据治理短板,以数据要素赋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月26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徐润莉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有关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数据条例的相关情况。
就条例制定的背景、过程以及规范的主要内容,徐润莉说,今年初,条例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立法项目。5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9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于9月26日表决通过,并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八章六十三条,主要内容为:
明确总体要求。条例明确数据工作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学监管、安全可控,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数据工作的领导职责以及各部门在数据工作中的职责,并对政府应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数据领域的发展和建设提出要求;明确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数据权益并严格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数据处理活动在合法轨道上稳健前行。
保障数据资源供给。厘清权责,规范数据资源管理全链条,对相关主体开展数据资源管理、公共数据收集和登记、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作出规定,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顺畅的管理格局;打通壁垒,打破数据孤岛,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和回流制度,引导企业强化数据治理、促进个人数据合法开发利用,让数据资源在合理流动中释放价值;筑牢数据质量与标准防线,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以及数据标准化建设,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实现数据互通互认,为提升数据资源供给能力提供保障。
促进数据高效流通。构建数据流通体系,规范公共数据开放与授权运营模式,明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流通及融合应用的规则,让数据在可信环境中安全流转;畅通数据交易渠道,健全数据定价机制,规范数据资产管理,鼓励创新多样化数据交易方式,推动数据在专业交易机构有序交易,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打通公共数据有序利用通道,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授权符合条件的公共数据运营机构,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治理开发,面向市场公平提供数据产品与技术服务,并授权省人民政府数据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规范全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相关管理办法,让公共数据更好服务社会发展。
推动数据产业发展。科学制定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精准培育数据产业集群,为数据产业发展搭建平台;赋能增效,推动数据融合应用,以数据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优化民生服务供给,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让数据成为驱动各领域发展的新引擎;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多措并举,在数据资源富集、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打造特色数据应用场景,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推动数据应用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保障数据安全。协同共治,构建数据安全防护网,明确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履责、社会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治理合力;压实责任,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责任,细化其在数据处理活动中的安全保护具体义务,让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强化处置,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建立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应急机制,为数据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筑牢数据基础设施硬支撑,科学规划数据基础设施布局,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建设,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坚实的底座基石;聚智引才,激活创新发展软实力,鼓励数据技术创新,培育专业数据服务机构,强化数据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为数据发展注入智力动能;优化环境,构建良性发展生态圈,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健全数据争议纠纷处置机制,完善数据发展监测评价体系,为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甘肃省数据条例》属于新兴领域的立法,徐润莉介绍了条例的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权责明晰,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针对数据从产生到销毁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设置了系统性的管理规范,对各个主体的权责义务进行规范,保障数据资源供给,体现了对数据全链条治理的前瞻性思考。
二是平衡安全保护和发展利用,护航数据产业前行。数据安全是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石,条例明确要建立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和安全风险评估等要求,构建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确保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权益。在发展应用方面,对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培育、数据赋能各领域等内容作出规定,保障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和利用,实现了数据安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三是立足省情,强化特色保障措施。特别是针对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明确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责任,致力于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充分发挥甘肃在全国算力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数据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技术创新、人才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都提出具体保障举措,全方位为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我们在制定和修改这部法规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包容与监管相结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注重刚性与弹性相统一,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前提下,对于尚未成熟的内容,保留创新空间和监管弹性;强调部门协调与协同治理,从多元治理视角进行整体性立法设计,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徐润莉说。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