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牢记使命显担当 依法履职谱新篇

——江苏省各级人大深入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生动实践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自今年3月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正式施行以来,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部重要法律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信长星明确要求,准确把握代表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上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樊金龙多次率队赴市县开展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调研。3月召开的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座谈会,对推动新修改的代表法学习贯彻落实提出细化举措。当月下旬省人大常委会结合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对全面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作出部署。
  秋风起,硕果结。半年多过去,全省各级人大把学习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作为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学习研究代表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上下联动,步步推进,层层落实,以扎实的行动让代表法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3月,省人大常委会结合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对全面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作出部署
  强监督推动代表报告履职“常态化”
  新修改的代表法要求“代表应当以多种方式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进一步明确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接受监督这一法定要求。
  省人大常委会以此破题,把开展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工作作为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各级人大代表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的重要举措,作为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一叶知秋,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的探路也成为江苏持续推动新修改的代表法落地落实最鲜活的样本。
  作为由泰州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樊金龙8月26日在泰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履职情况,这是我省省直单位省人大代表首次向原选举单位口头报告个人履职情况。9月11日,由泰州市选举产生的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秦一彬,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水家跃,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处长陈朋在泰州召开的部分省人大代表履职情况专题报告会上口头报告了履职情况……代表口头报告履职情况正在逐渐常态化。9月19日,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在泰州召开,总结推广泰州市县试点经验,推动本届内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实现“全覆盖”。
  随着报告个人履职情况工作的铺开,直接选举代表和间接选举代表报告方式如何区别?定期组织报告履职情况是多长时间?向选民报告时报告对象如何确定?面对这些关键环节,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余松在推进会上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谁来听”“怎么评”等,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泰州市开展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试点工作的初步实绩。今年,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向人民报告”专题活动,引导24名省人大代表、339名市人大代表、1538名县(市、区)人大代表、3944名乡镇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进一步规范和保障代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发挥作用。
  围绕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各地也纷纷出招。
  今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届中两年,每年二分之一”的原则,采取“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结合的方式,有序推进省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工作。同时,对代表的履职报告提出规范要求,既要反映履职做法与体会,也要找准问题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每位代表每年申报至少1个先行项目作为履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每个代表小组每年认领1—2个先行项目、列入年度活动计划。
  ▲宿迁市宿城区人大代表蔡琳回选区开展“我的代表故事”分享会活动,向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
  盐城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人大代表回原选区报告履职情况、修改完善人大代表履职考核评价办法,将法律新要求转化为工作新举措……
  促转化推动代表履职能力“成果化”
  为推动新修改的代表法从条文转化为履职动能,省人大常委会统筹谋划、学用并行,在全省范围内厚植依法履职的浓厚氛围。
  把新修改的代表法搬进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课堂,机关党组、各专工委分党组和各支部通过“月讲座”“半月谈”“周学习”,让学习热潮蔓延开来;将新修改的代表法学习辅导列入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和机关干部学习培训内容,“数字人大”的代表学堂课程专栏也更新了“课程包”,线上线下实现学习全覆盖;将学习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纳入全省各级人大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重要内容,推动市县乡人大持续用好“人大代表讲坛”。
  知为行始,行为知成。各地人大纷纷行动,在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基础上开展了各项富有特色、提升代表能力的活动。
  镇江市人大常委会与江苏科技大学携手开展“代表融入‘大思政’,校地融合育新人”活动,10名人大代表作为特聘教师,为思政课堂注入人大工作理念和鲜活内容,10名思政课教师作为人大代表履职助理,协助收集民情民意,将代表法“掰开、揉碎”,融入代表的履职故事中,展现在田间地头的调研里,参与到立法的进程中,代表、教师、学生同思共践,教育效果与社会效益实现统一。
  “这场讲座就像及时雨!”淮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大讲堂”形式作专题辅导,涟水县人大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微讲坛”,淮阴区人大定期开展“淮语讲坛”专题培训……代表的政治意识与履职能力持续强化。
  新修改的代表法对“两个联系”制度机制进行拓展和深化,完善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有关规定,各地人大的创新尝试也紧紧跟上。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走进人大·共话民主”主题,先后开展了13场专题活动,邀请了200多人次人大代表和600多人次市民群众深入参与,各县(市、区)和镇(街)人大开展了1200多场专题活动,吸引了3800多人次各级人大代表和8600多人次市民群众参与其中,进一步丰富了“两个联系”的内容和形式。
  各地通过建好用好代表履职平台,架起代表和群众的“连心桥”。在苏州,依托代表之家,常熟人大探索“代表说理+专家释法”“代表督事+选民说事”“代表善为+联动问效”,着力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赋能基层善治;太仓人大构建“阵地网、履职网、保障网”三网融合工作体系,助力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相城区人大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和专业领域人大代表优势,常态化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走进代表“家站点”,服务基层群众……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释放联动效应,代表成为群众身边看得见的“贴心人”。
  走进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人大代表正与企业技术人员探讨智能装备升级方案;在赛得利集团,人大代表提出的“能耗双控”建议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常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这种“专业代表+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模式,以“代表小组+专业代表小组”形式提高联系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已推动解决部分产业难题。
  线上履职平台为代表工作插上“智慧翅膀”。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建强用好“我的连云港”App港城人大板块,优化升级“有事找代表”和“民生实事建议大家提”两大特色功能,探索创立“AI+代表建议”融合模式,提高代表建议撰写的精准性和规范性。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则在全市公开代表履职二维码,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履职二维码公开率100%,深化“数字人大”应用,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注册率100%、登录率100%。
  抓保障推动服务代表履职“制度化”
  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保驾护航,是新修改的代表法的一大亮点。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成为各级人大强化保障服务职责的重中之重。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同题共答,如何唱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和声”?
  省人大常委会将加强基层人大工作指导作为解题思路:夯实基础,持续抓好乡镇街道“两个条例”贯彻实施,进一步建立完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机制;聚力探索,指导各地依法稳步推进从人大代表中选配兼职乡镇人大副主席、人大街道工委副主任工作,充实基层人大工作力量;紧扣抓手,以规范代表履职为切入点,推动开发区人大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个个筑基举措、一项项创新工作,持续强化组织保障。
  完善工作制度,在机制上探索创新。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在服务保障上“亮招”——探索建立建议提出前沟通协调机制,组织代表赴重点承办单位调研;在建议办理过程中,认真梳理代表建议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组织代表赴承办单位开展集中督办;在建议办理结束后,组织代表和承办单位“背对背”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评价,形成办理闭环,助力结出群众满意“金果子”。
  服务保障有力,代表履职有为。“今年我提的开通市区到区县热门旅游点公交专线的建议,一个月内收到答复,‘五一’假期就开通了多条专线。”代表的满意,印证了新机制的效能。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以组织领导“强引擎”,进一步明确各选举单位、各专工委、代表工作机构及承办单位的作用职责。依托“数字人大”建设,全面升级代表建议平台,实现建议提交、审核、交办、办理、督办、反馈、评价全流程“一网通办”、动态可视、全程留痕,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事随势迁,而法必变。上位法有修改,因地制宜修改完善地方性法规,“量身定做”制度保障,更有助于落实落细上位法规定。今年年初,“组织修改我省实施代表法办法”被写进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代表工作计划。为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推进,省人大常委会成立工作专班,聚焦细化、实化、具体化新修改的代表法相关规定,稳步有序推进修改工作。其间,工作专班还前往镇江、常州等地开展调研座谈,广泛听取、收集意见,目前已形成法规修订草案稿,正征求各方意见。
  新修改的代表法落地生根,是持续深化的“进行时”。从人大代表常委会上“向人民报告”的民主实践,到“田间地头晒履职”“家站点里解民忧”的温暖场景,从“人大开放月”的民主新篇,到线上履职平台的智慧赋能,江苏大地上每一次探索都闪耀着法治的光芒,每一次实践都饱含着为民的温度。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在学习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中继续以民为本、以法为纲,持续焕发生机活力,不断书写为民履职新篇章。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