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立法为民,法治惠民!揭阳十年地方立法谱写良法善治新篇章

来源: 南方+客户端  浏览字号:
  榕江之畔,进贤门巍然屹立。岁月更迭间,这座岭南水城在法治阳光下,迎来了新的气象。
  2015年,揭阳获赋地方立法权。十年来,揭阳市人大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先后制定出台14部地方性法规,从蓝天白云到碧水清波,从市容管理到垃圾分类,从古城保护到全民阅读,一部部法规如同稳固基石,托举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有权可立”到“善立管用”,揭阳用十年实践表明:地方立法不仅是制度设计,更是民主政治在基层的生动呈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用法治之力守护“天蓝水清”的生态底色
  蓝天,是城市的共同呼吸;碧水,是群众的心灵寄托。
  揭阳的首部实体性法规——《揭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在2017年施行,为打好蓝天保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条例对建设工程施工、预拌混凝土生产等九大类扬尘污染源进行系统规范,成为全省率先探索扬尘治理地方立法的案例。随后出台的《揭阳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条例》,以“小切口”回应民生关切,让节日喜庆与生态保护找到平衡。
  “有了法规‘硬约束’,生态环境改善成效凸显:近五年来,揭阳PM10、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达标率稳步提升,约束性指标连续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揭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在水环境治理上,揭阳坚持“最严法治”护三江。2019年,《揭阳市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实施,系统规范污水治理、雨污分流、饮用水源保护等环节。2025年,《揭阳市练江流域协同保护规定》与《汕头市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同日施行,粤东首个跨区域河流协同保护机制由此落地,九大机制架起“共治之桥”。
  几年间,榕江两岸绿树成荫,白鹭逐水嬉戏,碧道与绿道交错分布;练江实现由“污染典型”到“治污典范”的转变;龙江打造万里碧道项目,串联古树公园、潮汕民居等资源,绘就龙江河绿美生态文旅示范带……正是法治保障与区域协同的成果,让揭阳水更清、天更蓝,也让群众看见了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未来。
  以法治良方破解城市治理的“烦心事”
  城市因治理而有序,治理因法治而长效。
  揭阳把“小问题”当“大民生”,从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入手立法。
  ——2018年,《揭阳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出台,垃圾分类走出“倡导”,迈入“责任”。七年来,揭阳围绕源头减量、分类投放等环节向市民群众加强宣传,逐步推动垃圾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2021年,《揭阳市市容管理条例》实施,成为全省首部专门聚焦市容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建筑立面、道路设施、夜景照明、广告设置有章可循,城市“颜值”因法治而更清新。
  ——《揭阳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聚焦群众最为关切的居住环境。条例不仅强化党建引领,还对物业纠纷、装修噪音、文明养犬、高空抛物、充电桩建设等群众常见诉求逐一回应,让“家门口”的小矛盾有了法治化解的路径。
  ……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揭阳十年地方立法正一次次地将百姓关心的“烦心事”,转化为制度化、常态化治理的“安心事”。
  以法治保障延续城市文脉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揭阳把立法之笔伸向历史深处,也照向精神未来。
  古城保护方面,2019年出台的《揭阳古城保护条例》,赋予古城传统街区“历史风貌区”的法律地位。青石板路、骑楼街巷、传统院落在法治呵护下“修旧如旧”,城市根脉得以延续。
  红色传承方面,2021年揭阳制定《揭阳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这是全市首部由人大牵头成立立法专班起草的法规。条例明确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责任,保障红色文脉在新时代延续不断。
  在非遗保护方面,揭阳还与汕头、潮州率先开展区域协同立法。2022年,三市潮剧保护传承条例协同出台,成为全国文化领域区域协同立法的首个范例。
  今年3月,《揭阳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施行,着力保障全民阅读的设施建设与机制完善。如今,7所公共图书馆、8个智慧书吧、1627个文化服务中心遍布城乡,“书香揭阳”氛围渐浓。
  文化传承与创新,因立法而走得更稳、更远。揭阳用法规为古城、为红色资源、为潮剧、为阅读,点亮了一盏盏精神灯火。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立法为谁而立?在揭阳,答案始终清晰:为了人民。
  在揭阳市人大常委会东升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揭阳市停车场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会的现场,群众你一言我一语,问题直指“停车难”。意见被及时采纳写入法规,群众第一次感受到“立法离自己这么近”。
  普宁市大坝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听证会,则把“街头难题”搬上“法治桌面”。群众、代表、部门面对面协商,分歧在对话中消解,政策在共识中落地。
  从二维码反馈意见,到积分奖励建议被采纳;从交通安全“劝导站”到“立法信息采集站”,揭阳基层立法联系点已不只是“收集民意”的通道,而是民主协商、法治宣传、基层治理的综合平台。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十年立法路,揭阳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以“小快灵”力求“大实效”。一部部法规背后,是揭阳人大守正创新的探索实践,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答卷。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