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铭记历史坐标 凝聚前行力量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小健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6期  浏览字号: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三个特殊的日子被郑重地铭刻下来。
  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烈士纪念日。这些纪念日的设立,绝非简单的时间标记,而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此后,9月3日被我国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天,也被全世界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4年抗战期间,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在这段历史中,南京大屠杀血腥惨案灭绝人性,成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人惨遭杀戮。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依照决定,隆重地举行法定的、国家层面的纪念和悼念活动,目的是要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的重要基础,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斗争;牢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为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翻案,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英雄烈士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祖国建设的热土、保家卫国的一线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他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设立烈士纪念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正是为了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致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更好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烈士纪念日紧密相连,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苦难与辉煌,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精神,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历史教科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隆重举行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一个个特殊的日子,一段段历史的坐标,都凝聚着磅礴的精神力量。它们如同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