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使国防教育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中国人大》全媒体者 赵祯祺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6期  浏览字号:
  在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天11时35分,上海市上空鸣响防空警报。防空警报试鸣期间,上海国防动员部门组织开展以城镇居民、居民区为重点的疏散演练。
  在第11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山东青岛举行“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活动,通过思政大课堂宣讲、抗战主题展参观、红色拓印等形式,缅怀先烈事迹、增强国防观念。
  在2024年国庆节期间,革命圣地延安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通过互动体验让游人“置身”红军长征、大生产运动、东渡黄河等历史现场,深入感悟红色精神。
  ……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国防教育历来是治国安邦之策,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工程。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
  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国防教育的内涵定位、指导思想,拓展了国防教育的覆盖范围、方法渠道,完善了国防教育的体制机制、保障措施,对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共同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长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修订的法律实施至今已近一年时间,其间,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需根据不同群体精准选择教育重点。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增加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各阶段学生和国防教育教员等重点对象的国防教育目标。
  党员干部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关键。广东部分地市将国防教育课纳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组织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进行国家安全、野战急救、防暴演练等国防教育培训;在新疆,多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向群众发放国防教育宣传资料,塔城地区、和田地区、克拉玛依市等地组织盛大的秋季入伍新兵欢送仪式;在红色资源丰富的江西,将国防教育列入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中增强国防观念。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着力创新宣教形式,把国防教育融入课堂内外。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各地中学、高校开展一年一度的新生军训。军训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体能、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更上了一堂实景式、沉浸式的国防教育课。“汗水顺着脸颊滴下来,流到脖子上。”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2024级本科新生陈美希说,“大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这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解放军平时训练多么辛苦。”
  北京西城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进校园暨国防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重庆市打造以“青春红岩”为主题的沉浸式思政课堂,借助AI技术实现与先烈们的时空对话,身临其境体悟红岩精神;广西革命纪念馆举办主题为“青春如火·国防有我”青少年国防教育专题活动……一系列贴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助力青少年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国防事业事关全体公民,加强全民国防教育,需要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细化了各有关部门职责,对各方面保障措施作出进一步完善。
  江苏党委宣传部门发挥综合协调的“中枢”作用,省市县三级建立联动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机制,对农村、社区等基层的“神经末梢”,各级党组织指派专人负责;广东充分发挥全民国防教育专项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外联动、前后衔接、军地密切协同的运行机制,不断巩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上海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纳入更多市级层面重大规划、重要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强化落实保障。
  不仅如此,近年来,军事类媒体还入驻短视频平台,军事文创、红色主题旅游线路等国防教育新形式频现“网红爆款”。这些创新做法为全民国防教育赋能增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9月也将迎来“全民国防教育月”。在法治的支持和保障下,更多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国防教育内容,将走进千家万户,让家国情怀和情感认同融为一体,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