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让侨乡红色记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汕头超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黄贵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我国将举行盛大纪念活动。在这个特殊时刻,回望汕头侨乡的抗日历史,那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感人事迹,既是激发我们爱国热情的珍贵财富,也是滋养我们心灵的精神养料,必须好好保护、永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种爱国情怀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众多潮汕侨胞心系祖国安危,纷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们有的创办报刊,像蚁光炎先生等人在泰国创办《中国日报》等,强烈谴责日军侵略,介绍潮汕抗战情况;有的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如李华等成立泰国“暹罗华侨各界抗日联合总会”,凝聚侨胞力量;还有的不遗余力地募集资金物资,为抗战提供坚实保障。更有不少热血侨胞,毅然回国参战,许英、吴秀远、郑松涛等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为祖国而战的岁月里。这些潮汕侨胞的抗日事迹,可歌可泣,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红色革命遗迹的保护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日常管护。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比如吸纳侨胞的捐赠等,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我们还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红色历史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展示。比如,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侨乡抗日故事,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一起守护侨乡的红色记忆,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