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邢云堂:在安全与精准中追求卓越
通讯员 尹栋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丁显阳
邢云堂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
“信号开放,车门关闭,到点开车。”7点34分,驾驶G48次高铁缓缓驶出哈尔滨西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邢云堂开始往返大连北站忙碌的一天。
“我驾驶的第一台机车是东风4型内燃机车,时速只有80公里。如今我驾驶的动车组,在高寒环境下跑出300公里的时速,这种变化是翻天覆地的。”2006年,身为电力机车司机的邢云堂作为局里首批选拔的动车组列车司机,参加封闭式学习。次年,顺利取得了编号“007”的高铁驾驶证,成为哈尔滨局第一代高铁司机。到了新岗位,他一如既往刻苦钻研业务,对各种高铁的车型、原产公司、性能特点都如数家珍,练就了出色的操纵技术。从此,哈尔滨局每一条高铁开通,他都主动参与联调联试。

邢云堂代表在工作中。(代表供图)
哈大高铁穿越东北三省,是世界首条高寒高铁。零下35度严寒,全线冰雪覆盖,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是世界级难题。2012年1月,哈大高铁开始联调联试,邢云堂主动请缨,在没有现成的高铁驾驶标准可供参考、应急处理经验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承担起高铁检测车驾驶任务。其间,他每天从20时到次日凌晨驾驶检测车在哈尔滨西至德惠间往返,收集极寒天气下动车组运行数据,为线路顺利开通运营积累经验。
凭着对高铁事业的热爱和一股不服输、肯钻研的劲头,邢云堂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高铁行车安全课题,他摸索出的“冰雪天气操纵法”也被编入了高寒高铁司机操作手册。哈牡高铁开通运营时,邢云堂针对全线隧道多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隧道行车办法,提出增加隧道行车、接触网结冰等应急演练项目。此外,他还结合隧道行驶特点,针对积雪反射强光异常刺眼,容易造成动车组司机进入隧道后瞬间“失明”问题,制作风险提示,形成以精准控车、稳准停车为主要内容的操纵法,有效消除了雪天隧道内行车安全隐患。
有着“总教头”绰号的邢云堂,创新开发建设了VR模拟驾驶舱,培养出500余名高铁司机。同时,他坚持每月为学员们上“安全课”,用自己工作以来积累的200多个故障案例现身说法,并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应急处置经验数字化,建成了东北地区首个高铁驾驶“数字大脑”。他主持编写的《CRH380B动车组司机作业指导书》、《哈大高铁应急处置指导书》等,成为全国高寒地区高铁司机的必修教材。由于工作出色,邢云堂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铁路工匠等称号。
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邢云堂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学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系统学习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工作之余,他与工友们交流座谈;休息的时间,他走进社区、学校,倾听民众诉求。在他的履职笔记上,既有对“跨境自贸区”、“林业经济发展”等产业规划的关注,还有聚焦“冰雪旅游经济”等当下热点的思考,更有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履职以来,经过精心调研,邢云堂向全国人代会提交了“关于解决电瓶车安全充电存放的建议”、“关于优化基础教育结构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关于对黑龙江省超高清体系建设给予支持的建议”等多个议案建议。其中,与其行业联系最密切的是铁路沿线安全相关的建议。
“禁止居民群众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或者在未设道口、人行过道的铁路线路上通过,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有效化解铁路外部安全风险,确保铁路运营安全。”邢云堂提出“关于深化铁路安全环境整治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经过多部门协同努力,铁路沿线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谈到下一步履职计划,邢云堂表示,将继续发挥好代表作用,把群众的心声带到全国人代会上,把党的好声音和国家的好政策传达到基层,积极为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