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李驰:用燃气热度提升履职温度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李驰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沈阳新北燃气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售后服务班长
每逢阖家团圆、共度佳节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沈阳新北燃气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售后服务班长李驰总是坚守在工作岗位,守护万家灯火。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李驰忙碌的身影往往出现在协助处理辖区管线水堵、冻堵等工作现场。
从2007年踏上工作岗位伊始,李驰就坚定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信念。回忆起早年燃气开栓的场景,他记忆犹新。“那是一个‘五一’假期,好几个单元的住户都盼望着能在‘五一’用上燃气。由于住户多、每户管线情况不同,检查、测试和开栓要花上不少时间。”从早上干到中午,李驰来不及吃一口饭。看着家家户户期盼的眼神,他对大家承诺,不论干到多晚,一定为全体住户接通燃气。

李驰代表从工作之初就一直秉持“票件无大小,安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供图)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维修管线,更要用心为百姓服务。”一直到晚上8点,李驰才终于完成最后一户燃气开栓的工作。窗户映出的灯光驱散了他一天的疲惫:“想到大家用上我们接通的燃气做晚饭,我心里就热乎乎的。”
工作至今,李驰和班组成员完成了近8万户燃气管线安装开栓任务,零投诉、零事故,用户满意度100%;完成各类维抢修任务近2万件,为2万余户居民解决了各类供气故障和安全隐患。“燃气安全是大事。接到群众电话,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必须争分夺秒想办法解决。”为了增强用户安全意识,每次上门服务时,李驰都会不厌其烦地向群众普及燃气使用安全常识,提醒他们安全使用燃气,“许多燃气事故都是用户一时疏忽造成的,我多说一次、多讲一些,让他们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
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奔波120余公里、背着近40斤重的工具包,早已成为李驰的工作日常。一颗螺丝再小、一截儿管线再短,都承载着民生福祉。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李驰每天都会穿梭在辖区街巷。他说,不论做什么,都要把群众放在心上。
2023年,李驰参加了十四届全国人大第1期代表学习班。现场聆听专题报告、与代表互动交流,他在思想认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得到提升,为履行好全国人大代表职责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要站稳政治立场,积极参加履职活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立足本职工作,站在人民中间,充分反映民意,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这份信任扛牢担稳,替人民发好声,促进社会发展。”
于是,每次进家入户维修管线,李驰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也会与群众聊上几句,关心他们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闲话家常中,李驰细心挖掘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群众的心声,给他的建议带来了启迪。履职两年多来,他提出了护理假、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房屋安全管理等多件事关民生的建议并得到有关部门回复。
除了民生,李驰还十分关注燃气行业的转型升级。今年全国人代会,他提出了关于推动我国清洁能源深度参与城市集中供热的建议。
“近年来,多地积极推进清洁取暖项目投资,重点实施大型热源厂超低排放改造、城乡热网改造、工业余热利用、‘煤改气’、‘煤改电’、清洁炉具、核能供暖等项目。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煤电企业也正在向清洁取暖转型转产。然而,煤电企业在结合当地‘气化’、‘电化’工程调整发展方向时,仍存在灵活性不够的问题。同时,清洁能源推广在全国范围内还面临一定限制,如天然气锅炉房和电蓄热锅炉房集中供热的单位投资成本均高于燃煤热源建设费用,导致供热推行难度较大。”李驰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煤电企业推行清洁取暖项目建设,支持清洁能源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供热企业因地制宜优化能源配比并完善对供热设备的技改措施等,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