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崔丽枝:菇棚里传出产业振兴“好声音”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钰钗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6期  浏览字号:
  崔丽枝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利来农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日炎炎,大中汉村的菌菇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微光。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特有的香气。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利来农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丽枝穿梭其间,仔细查看菌菇的长势。“这一排长势不错,再等几天就能采摘了。”她直起身时,额前的头发已被汗水浸湿,但目光里满含期待。
  时光回溯到十几年前,为了改变家里仅靠种地养家糊口收入单一的情况,崔丽枝走上了创业之路。她深知,要想做得好,必须掌握先进技术。于是崔丽枝到山西农业大学和长治市微生物研究所接受培训,学习菌菇种植技术。
  “只要方向对,肯下苦功,就一定能成功。”崔丽枝告诉记者,刚创业的那几年,她不知熬了多少夜,试了多少错。菌棒制作、装袋、接种、菌棒发酵、刺孔等每一个流程,她都一遍遍上手,一次次失败,一点点积累。功夫不负有心人,菌菜双棚试验成功,当年就获得了可观收益。
  崔丽枝代表(右)在菌菇大棚内向来访客户介绍菌菇生长情况。(代表供图)
  初尝成功的喜悦后,崔丽枝没有满足。她意识到,要想让更多村民受益,必须扩大规模,形成产业。2013年,她成立了利来农贸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统一管理与分散出菇相结合的模式,为种植户提供统一制种、统一供应原辅材料、统一制定技术路线、集中培训、集中制作菌袋、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加工包装、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目前,大中汉村已经建成了占地200余亩、拥有70余座菌棚的科技示范园区,可带动当地200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发展菌菇产业可以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为农民拓宽致富之路,看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真的非常高兴。”崔丽枝笑着说。
  2023年,崔丽枝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时刻牢记自己来自基层,来自农村,要积极为“三农”问题发声。在2023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她结合自身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经验,针对长子县菌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乡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希望通过完善冷链物流,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售范围。
  今年全国人代会,崔丽枝又将大力推广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发展模式的建议带到了人民大会堂。“传统大棚生产模式易受季节、天气影响,导致产品上市不均衡,农户收入不稳定。而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采用智能化、大数据化管理,能为食用菌创造最佳生长环境,打破季节与气候限制,实现周年化供应。”然而,方舱前期一次性资金投入较高,许多意向农户面临融资难问题。为此,崔丽枝呼吁农业主管部门及时出台相关针对性政策及专项资金扶持,以科技赋能农业,将食用菌产业引向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道路,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除了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崔丽枝还热心公益事业。她带动周边村里的留守妇女从事大棚种植,热心帮助解决她们在资金、技术、销售及生活中的困难;调研长子县特殊教育学校时,积极捐款捐物,呼吁大家关注关爱残障儿童;关注农村女性健康,提出建立覆盖城乡的女性慢性病防治体系等建议,号召更多人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责任。我要把乡亲们的心声传递上去,努力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崔丽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用坚守和付出,在菇棚里书写着产业振兴的故事,在履职路上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