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梁友明:一纸借条背后的法治温度与履职担当

来源: “中山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梁友明,中山市十六届人大代表、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副站长、广东凯行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他凭借着专业能力、“一跟到底”的担当精神,从个案解决走向机制建设,从具体事务到参与立法,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完善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和推动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现出了新时代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
  履职故事
  闭环履职:“一跟到底”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25年8月的一个雨天,中山市南头镇69岁的孤寡老人陈某女,双手颤抖着从梁友明手中接过了二审维持原判的民事判决书。老人眼中满含泪水,激动地说:“谢谢梁代表,是法治救了我!”那一刻,梁友明代表内心充满了欣慰,他深刻体会到作为人大代表,用专业能力守护群众权益的意义所在。
  这起看似普通的民事借贷纠纷,实则是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目不识丁的陈某女,早年省吃俭用积攒了9.9万元,借给同村村民。然而,对方却故意在借条上写错姓名,且采用现金交易,事后更是矢口否认借款事实。老人多次追讨无果,陷入了绝望的深渊。2025年初,老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南头代表联络站。
  当时正值梁友明值班接待日。他详细了解情况后,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更是涉及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和司法公正的重要问题。凭借着专业的法律素养,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
  案件办理过程异常艰难。借条姓名错误、缺乏转账记录等直接证据,使得举证难度极大。梁友明多次深入当事人所在村庄,不畏风雨,四处寻找当时知晓借款情况的证人。他耐心地与村民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调取相关凭证。同时,他还手把手地指导老人如何通过录音等方式固定证据。在庭审中,他凭借着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构建起了完整的证据链,最终使得法院一审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对方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但梁友明的履职并没有止步于胜诉判决。他深知老人年事已高且生活困难,于是持续跟踪案件的执行进度。他多次前往相关部门,协助老人办理各种手续。当他发现老人居住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时,更是心急如焚,立即向南头镇人大办反映情况。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镇人大与当地住建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危房改造事宜,让老人能够住得安心、放心。这种“一跟到底”的闭环履职方式,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充分展现了梁友明的担当精神。
  由点及面:建立代表参与法律援助渠道
  在个案办理过程中,梁友明注意到各镇街有类似需求的群众。他通过代表联络站接待、走访调研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弱势群体在法律维权方面的共性问题。
  在此基础上,他借助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平台,推动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处等部门共同研究,探索建立更加便捷有效的法律援助工作流程。在梁友明的推动下,中山市法律援助处与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每月定期举办“律”美中山“人大代表+法律援助”专场咨询活动,由兼具律师和人大代表双重身份的专业人士,为市民提供免费且高质量的法律咨询服务。
  至今,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全部16名驻站代表共参与超160场法律活动,接待群众200多人次。梁友明还积极投身联络站建设,牵头推动创建了凯行代表流动工作点与金桥百信代表流动工作点,并担任凯行代表流动工作点负责人。他主动搭建协同机制,联合“东区、南头、小榄、火炬、石岐”五个代表联络站形成工作合力,并与东区代表联络站、律协协会立法联系点共同构建三方联动机制,有效拓展了履职平台。同时,梁友明积极参与业务交流,就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作辅导交流,获得广泛好评。
  这一机制运行以来,已为上百名群众提供了法律帮助,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梁友明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既要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也要思考如何通过建立机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平台创新:香山号直通车的法治赋能
  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是中山市首个律师行业人大代表联络机构。自2023年9月开始运作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到2025年9月底,联络站累计开展学习交流、调研走访、接待群众、参与立法、法治宣传等履职活动共160场次。通过这些活动,联络站指导和组织代表密切联系群众1500多人次,推动解决了100多件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联络站围绕“开展普法,参与立法,关注执法,倡导守法”四大领域,坚持每月采取“线下+线上”“室内+室外”“固定+流动”“接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
  每月11日和22日是联络站的“人大代表接待日”,无论工作多忙,梁友明都会准时出现在联络站。他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对于能够当场解答的问题,他总是耐心地解释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他会主动咨询相关部门,然后及时给予群众答复;遇到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他更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
  履职延伸:从个案援助到深度参与立法
  梁友明不仅在个案援助方面表现出色,还积极将履职重点延伸至制度建设层面,致力于从源头推动问题解决。
  在2022年中山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严厉打击跨境网络赌博等新型网络犯罪行为的建议》,该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2023年,他在中山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切实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利的建议》,市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会办单位一致认为该建议切合实际、措施可行,将在工作中予以采纳。
  2024年,他附议提出了《关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的议案》,市委政法委、教体局、公安局等部门高度认同其中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设立食品严管区等建议,表示将积极落实,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年,他还附议提出了《关于在镇街一级建立家事巡回法庭,推动家事纠纷诉讼服务前移的建议》,获市委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妇联的高度认可。在他与领衔人的推动下,2024年3月,南头家事巡回法庭正式成立。
  此外,梁友明在参与多项立法工作中也积极建言献策。仅针对《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等法规草案,他就提出了14条意见建议,其中多条被采纳。特别是在全省首个流域协同立法——《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的论证中,他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法规的完善,充分体现了他将民意转化为制度安排的代表担当。
  同时,梁友明还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他深入学校、社区及企业,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与法同行》“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讲座,覆盖上万人次。他用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实现了普法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结合。
  代表感言
  “责重若山,使命如炬。”梁友明表示,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这身份从来不是荣誉的勋章,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的使命。他坚信,民情藏在脚步里,民意落在倾听中。未来,他仍将坚守这份初心,以专业为笔、以担当为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增进百姓福祉倾尽全部力量,不辜负选民的信任,不辜负代表的使命。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