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松江区叶榭镇:“联动议事汇”让民主实践扎根基层惠及民生
今年以来,松江区叶榭镇人大依托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叶榭镇基层实践站,积极拓展基层民主实践品牌“联动议事汇”,该品牌以“三项联动机制”(区、镇代表联动机制;“两代表一委员”联动机制;部门联动机制)为核心支撑,整合代表接待群众、社情民意收集处置、多方协商议事等功能,让基层问题在“联动”中实现“有人管、高效办”,让民主实践扎根基层、惠及民生。
闲聊间听民声
联动破解“事故痛点”
在叶榭农村地区,常有老人围着人大代表“拉家常”,他们大多没有明确诉求,只是想把心里话、身边事跟代表们聊聊。这些看似随意的闲聊里,藏着群众最真实的生活感受。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叶榭镇基层实践站,正是收集这些“民声”的重要平台。

在一次人大代表小组活动中,镇第五小组代表们就从村民的闲谈中敏锐捕捉到一个隐患:松卫北路张塘公路路口交通事故频发。实践站迅速发挥纽带作用,推动代表们借助“联动议事汇”与区人大代表储技锋沟通,共同至公安、交通等部门深入调研。数据显示,松卫北路延伸至金山区路段自2010年左右通车后,该路口事故量逐年攀升,特别是2024年期间,每月1至3起的事故频率,让周边百姓揪心不已。
根据调研结果,储技锋撰写了《关于降低或改善松卫北路张塘公路路口交通事故频发的建议》,提交至松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明确答复采纳建议并启动整改,一场由“拉家常”引发的联动行动,彰显了实践站让民主扎根基层的实效,用行动守护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巡查中破乱象
联动织密“护洁网”
叶榭镇农村区域面积广阔,监控覆盖存在盲区,偷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既破坏乡村环境,也给治理工作带来挑战。“前一晚巡查时这条路还干净整洁,一夜之间就多了这么多垃圾。”3月中旬,网格巡查员在日常巡检中,发现叶潮路尽头被人偷倒了一堆过滤海绵类装修垃圾,而当事人与涉案车辆早已踪迹全无。网格长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反馈至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镇人大代表、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务委员袁子钦得知这一问题后,立即通过基层实践站的“三项联动机制”,联合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和环卫所等部门,抽丝剥茧般排查线索,很快锁定了嫌疑车辆,同时及时完成了偷倒混合垃圾的清运处置。
为从源头上防止偷倒行为复发,破解断头路偷倒垃圾的治理难点,袁子钦以此次事件为突破口,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研,排查镇域内偷倒垃圾高发点位。在镇人大与各职能部门的协同推进下,不仅为3处高发点位加装了具备夜视功能的监控探头,填补了监控盲区;还进一步完善了《叶榭镇网格巡查工作制度》,研究制定《重点区域(点位)网格巡查派单制度》,通过“技防+制度防”的双重保障,为守护乡村洁净筑起了坚实且长效的防护屏障。
酷暑中解民忧
联动化解“邻里心结”
7月12日,叶榭镇大庙村村民丁先生及家属将一面写有“为民解忧办实事 调解矛盾暖人心”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大庙村代表联系点,向镇人大代表、大庙村党总支书记徐飞表示感谢。这背后,是徐飞作为人大代表,成功化解一起邻里化粪池纠纷的暖心故事。
此前,大庙村有两户村民因化粪池位置引发矛盾,特别是夏季期间,异味问题严重影响其中一户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每日的“烦心事”。徐飞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两户村民,通过“联动议事汇”,一方面联合村委会工作人员、调解干部组成专项小组,多次实地勘察摸清化粪池位置与村民住房的实际距离、异味扩散范围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邀请村内党员参与矛盾分析,从邻里和谐、养老保障等角度协助疏导情绪。
经过近一个月的多轮协商,从初期双方各执己见,到通过摆事实、讲政策逐步缩小分歧,在徐飞的统筹推动下,双方最终自愿达成和解,化粪池得以妥善挪移,既解决了老人的生活困扰,也维护了邻里和谐。村民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不仅是对调解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人大代表扎根基层、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点赞。
一直以来,叶榭镇人大始终鼓励代表立足岗位、靠前履职。“联动议事汇”这一民主实践品牌,正通过一次次具体而微的实践,让“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落地生根。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