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逊克县新兴乡人大:以“履职”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向阳画卷”
乡村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逊克县新兴乡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以“聚代表之力、解民生之盼”为引领,组织人大代表聚焦产业升级、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承三大维度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之路,让乡村振兴的“向阳画卷”在黑土地上徐徐铺展。
锚定产业增收
让庭院经济结出“致富果”
新兴乡人大主席团经过长期调研,发现新兴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决定通过特色种植增加村民收入,牵头组织代表成立“庭院经济攻坚小组”,系统规划、精准施策,将新兴村农家院落打造为“致富微单元”。代表们积极联动驻村大学生与选调生,科学划定种植功能区,引入向日葵、天山雪菊等高附加值作物,并配套先进种植技术,建成一批示范种植基地。同步推进品牌化运作,设计专属LOGO、优化产品包装,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代表们联合技术团队开展免费培训,代表与技术团队深入农户,将种植、包装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农户,推动实现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的转型。截至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扩展至2亩,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500元。盛夏时节,葵花映日、雪菊绽放,既美化了家园,更点亮了村民共同富裕之路。
激活生态价值
让文旅融合成为“活力源”
新兴乡人大主席团精准把握“生态赋能”机遇,组织村内代表联合大学生团队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代表们牵头调研、反复论证,创新推出“新兴库尔滨河漂流”项目,并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策划露营、篝火晚会、主题运动会等配套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同时指导团队运用新媒体造势,拍摄创意宣传视频、发起朋友圈集赞活动,让漂流项目快速“出圈”。截至目前,接待游客500余人次、营收1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同时带动村内农户开办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户均增收2000元。这条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旅线路,不仅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更打响了新兴村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守护文化根脉
让非遗创新点亮“振兴路”
鄂伦春族文化是新兴村的精神瑰宝,新兴乡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保护,组织村内代表扛起“文化振兴”责任,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代表们主动对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立峰、焦文宝及手艺工匠王家礼,在村内开设桦树皮制作技艺、口弦琴培训班,培训120余人次,创作桦皮收纳盒、首饰盒、仿生摆件等工艺品150余件,这些作品既保留鄂伦春族传统纹样与实用属性,又融入现代审美。同时,为破解非遗产品销路难题,代表们搭建直播带货平台,探索非遗市场化路径,累计实现文化传播覆盖2万余人次,销售非遗工艺品400余件,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为参与制作的村民带来看得见的经济实惠,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名片”。
乡村振兴的路上,人大代表从不缺位。下一步,新兴乡人大主席团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带领人大代表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履职方式,在产业升级、乡村建设、文化传承上持续深耕,以代表担当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让“向阳画卷”更富质感、更有温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