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陈小妹:扎根沃野 淬炼芳华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江珊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5期  浏览字号:
  陈小妹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永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我是嫁到永合村的媳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永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小妹笑着说道。那份扑面而来的淳朴、干练与亲和力,瞬间拉近了距离。从村里雷厉风行的女干部,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全国人大代表,陈小妹的足迹,生动诠释了“根要扎在群众里”。
  起初,陈小妹在建材销售行业打拼。2007年,村妇女主任退休,镇干部看中她“热心肠、敢担当”的劲儿,说服她回村接手了这份工作。回村伊始,她对村里人几乎陌生。凭着一双脚和一辆电动车,陈小妹日日穿梭在村头巷尾,熟悉情况、解释政策,电动车跑坏了好几辆,和群众的交情也“跑”出来了。
  陈小妹(左二)在田间走访群众。(代表供图)
  “现在,村民看见我,就爱拉着说说话,家里家外的心事、烦恼,都愿意跟我倒一倒。”陈小妹说。为了更方便地化解村民烦恼,在她的推动下,村里成立妇女小分队专门调解纠纷,设置了心理辅导室和倾诉心声的“悄悄话室”。
  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广泛认可,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后,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挑战随之而来。陈小妹带领班子成员考察学习,与其他村书记交流取经,综合分析村情,最终找到了突破口——规模化经营。“我们将其命名为‘金土地’模式,由村委会牵头将村民的土地集中流转,通过公开招标发包给种粮大户。”陈小妹介绍。这不仅盘活了因青壮年外出务工而闲置的土地,更实现了三方共赢:村民获得稳定租金和分红,村集体增收,种粮大户实现规模效益。
  “得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那一刻,我既惊讶又激动!”陈小妹坦言,“比我优秀、比我肯干的人太多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唯有加倍努力,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不负重托。”
  为了提升履职能力,陈小妹如饥似渴地学习,先后参加了在陕西延安和浙江安吉举办的代表学习班。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下,她赴岳西、桐城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桐城六尺巷‘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智慧,对我处理农村邻里矛盾启发特别大。”陈小妹将所见所学,融入服务村民的日常。
  作为从基层走出的农民代表,陈小妹的目光始终聚焦“三农”问题。“农业技术化建设能够辅助农业生产人员科学高效开展各项生产活动,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整体生产水平、质量和效率。”陈小妹建议,要让每个农民都认识到学习应用农业技术对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农业技术培训实效。
  “要提高农村道路建设标准,适当增加农村新建道路宽度,提高农村道路承载力设计标准,满足乡村文旅、农产品加工等客货运输需求。”陈小妹建议,“推动农村道路修建向‘户户通’延伸,进一步便利群众出行。”
  “这些建议都是我和老百姓聊出来的,都是他们的所思所盼。”陈小妹笑着说。
  2025年5月,她前往阜阳、亳州两地,就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开展专题调研。“推进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陈小妹表示,“作为农民代表,通过调研学习先进经验,既能更好地带动我们村发展,也有助于我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建议,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能够从永合村走进人民大会堂,我感到使命光荣、备受鼓舞!”陈小妹眼神坚定地说道,“我将继续扎根泥土,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积极建言献策。让国家的好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