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晋宁人大:以“三制”破题深化代表联系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答卷
近年来,昆明市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家访”“选民连心人”“选民热心人”三项制度,在加强代表联系工作上走出一条守正创新之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家访制度:架起“双向连心桥”,让履职更有温度
“家里最近生产情况怎么样?履职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傍晚时分,晋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绍荣走进区人大代表家中,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履职,这样的场景在晋宁已成常态。2022年1月,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家访”人大代表和人大代表“家访”选民办法(试行)》,以制度形式将“家访”纳入代表联系工作核心内容。
按照“四必访”“全覆盖”原则,常委会组成人员每年至少家访4名代表,代表每年至少家访10户选民,重点走访提出议案建议的代表、履职突出或有困难的代表、生产生活遇难题的选民。家访中,不仅宣传政策法规、通报工作部署,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晋城代表小组李水莲代表在走访中发现福安村排水沟淤堵致农田被淹,迅速推动资金落实完成修缮;双河代表小组金海代表得知村民饮水浑浊,协调修建过滤池解决水质问题。
为确保“家访”不走过场,晋宁区建立“建单—交单—清单”工作法,对收集的9015件民意诉求分类处置,4739件实现现场答复或及时处理。
选民连心人制度:织密“民意传递网”,让诉求更快响应
“王大姐,最近村里通信电缆乱拉的问题有改善吗?”在乌龙选区,“选民连心人”张红英定期与选民沟通,及时反馈问题处置进展。作为代表联系选民的“桥梁纽带”,晋宁区为每位区人大代表配备若干“选民连心人”,形成“代表—连心人—选民”的三级联系网络。
此前,张红英了解到村民王云兰因中年丧子长期受家庭矛盾困扰,连续多日傍晚上门倾听开导,最终帮其解开心理包袱。“选民连心人就是‘传声筒’,更是‘解结人’。”张红英说,只要是选民需求,就是工作的方向。
为保障联系实效,晋宁区明确选民连心人需每月入户家访不少于1户,协助代表参与执法检查、调研视察,还可列席相关会议。截至目前,全区选民连心人累计协助代表收集民生问题2300余件,推动解决农村垃圾清运、路口安全隐患整治等问题1800余件,实现民意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选民热心人制度:激活“民主新动能”,让参与更有广度
“评选‘选民热心人’,就是要让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民主实践中来。”2023年底,晋宁区出台《“选民热心人”评选办法(试行)》,每年在全区选民中评选1000名热心人,激励群众积极投身基层民主治理。
为规范管理,晋宁区明确选民热心人由选民连心人推荐、代表小组审核、人大常委会备案,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表扬,对不履职者及时调整。数据显示,三年来全区204名区人大代表累计走访群众超8000户,推动解决滇池治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问题5000余件。
“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三项制度,持续深化“两个联系”,让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经验。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