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梁山县:联动机制强审查 基层治理法治化
梁山县人大常委会建立联动机制,以上带下增强备案审查工作能力,实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向镇街延伸,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共同发力 打通备案审查“末梢神经”
2024年8月,济宁市人大常委会确定梁山县为全市首个市级基层备案审查工作试点单位,并从组织架构、制度建立、联系点建设等方面给予工作指导。
为做好备案审查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镇街相关方案、实施细则、指导手册,选取1个街道、1个经济强镇、1个黄河流域乡为试点,规范细化工作范围标准,架起备案审查“四梁八柱”。
在总结试点镇街经验基础上,今年1月召开备案审查现场观摩会,全面开展镇街备案审查工作。5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小路口镇召开市、县、乡三级联动会议,现场全流程示范备案、审查、督促纠正、撤销等制度,提升基层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水平。目前14个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已对2022年以来镇街出台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对 47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备案审查,发现问题文件5件,4件予以纠正,1件督促废止。
以人民为中心 划出备案审查“硬杠杠”
“小高层建筑要比多层建筑每户每平方米多交22.5元的首期维修资金,对于多层建筑与小高层建筑的范围界定,与上位规范性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一定要修正。”县人大常委会在审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时提出7条修改意见,反馈至文件制发机关后不久,问题条款得以修改。
备案审查工作不仅要有“牙齿”,还要有“咬合力”。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原则,敢于“掏红牌”“亮黄牌”,将“一府一委两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
“对备案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会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督促纠正。”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同志介绍,2022年以来,已备案“一府一委两院”规范性文件27件,对3件问题文件进行纠正,有力维护了国家法治统一。
建立联系点 开启备案审查民意“直通车”
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审查方式,出台基层备案审查联系点工作办法,建立基层备案审查联系点制度,搭建起人大代表和群众直接参与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载体。
“家庭经济困难由谁认定,怎么认定?”“每月会有多少补助?”“因家庭困难辍学的学生还能申请吗?”……在梁山街道幸福街社区联系点,部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社区居民、企业职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开展讨论。“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把群众所思所盼原汁原味地反映给文件制定机关,制定机关也可以更准确地解答群众疑问。”梁山街道基层备案审查联系点负责人说。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日常提出的规范性文件审查建议,联系点第一时间归纳汇总,提交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分级处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