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梅州平远:集中履职践初心 为民服务显担当
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代表们与村民围坐一堂,共话家长里短;园区企业中,人大代表化身“智囊团”,为破解发展难题集思广益;阡陌纵横田野间,人大代表倾听农户诉求……
今年7月,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梅州市平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县849名四级人大代表集中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网格,以“零距离”听民意、“实打实”解民忧的行动,紧盯难点痛点开展监督,围绕发展大局建言献策,掀起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履职热潮,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聚焦产业赋能 为县域发展添动能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为贯彻落实好党委决策部署,梅州市平远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县域经济发展主线,把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今年代表主题活动的重要安排,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全力助推产业体系现代化,以人大担当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建议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活动中,代表们纷纷深入企业园区、生产车间等产业一线,开展“把脉问诊”式的调研。他们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以及对政策支持的需求。
活动期间,代表在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体系、赋能企业向现代化迈进和强化产业发展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行动和思考建议,有效汇聚了代表智慧,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促进了代表建议向发展动能的转化。据统计,代表主题活动期间共收集16条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此外,代表们还关注特色产业的发展。“黄田村是全县林权制度改革四个试点村之一,发展林业经济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非常符合河头镇‘生态胜地·水源重镇’的定位。”代表们见到河头镇优良的生态环境,认为当地应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切实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深耕城乡融合 为“百千万工程”筑根基
“这条道路每逢雨天便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能不能尽快硬底化?”在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县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站接访日”活动中,当场记录村民反映的道路问题,并第一时间对接八尺镇政府及县相关部门制定修缮方案。
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平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城乡联动履职行动。在县城,代表们调研县城提质改造、社区治理服务等项目;在乡镇,聚焦典型镇村培育,代表们深入石正镇、仁居镇、八尺镇黄沙村等典型镇村,通过“看项目、听汇报、议对策”,提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保障饮用水、规范设置应急避难(险)场所等建议。同时,针对城乡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问题,代表们实地督查项目进展,推动相关部门优化资源配置,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心系群众冷暖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没想到反映的‘小区路灯不亮’问题,代表们当天就协调解决了!”家住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平城花园的市民李先生,对代表履职效率赞不绝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活动与代表履职监督相结合,强化述职实效,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过程中,代表们围绕本职工作、提出建议、闭会期间参加活动、联系选民等情况,面对面接受选民评议。此外,本次活动还将“围屋家访”作为代表履职的特色载体,组织代表在报告评议期间,深入社区网格、村落围屋、选民家中开展“家访式”联系,零距离倾听家长里短、了解急难愁盼,收集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政策在一线落实,切实把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过程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本次活动覆盖全县91个选区,108名县人大代表现场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参与评议选民代表2730人次,收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民生实事等方面意见建议共93条,现场解答或承诺跟进解决问题24个,代表履职满意度测评整体优良率达98.9%。
集中履职月活动不仅让梅州市平远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实践中提升了履职能力、展现了担当风采,更以“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的实际行动,为平远县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人大力量”。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