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当儿童议事员遇上人大代表,让每个孩子的声音都能被听见。

来源: “上海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当儿童议事员遇上人大代表,会碰撞出怎样的治理火花?近日,一场充满童趣与思考的“童眼看社区 友好共成长——人大代表与儿童代表面对面”活动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开。孩子们带来的社区治理“金点子”,让多位静安区人大代表发自肺腑地大大点赞。
  童声议事以创意点亮社区新图景
  童声议事新声起。这场由静安区妇联和人大江宁路街道工委主办的活动正成为展现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鲜活样本。
  今年暑期,静安区作为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静安区妇联、区妇儿工委办以《静安区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指导手册》为指引,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落地生根,引导儿童声音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创新动能。
  其中,曹家渡、共和新路、芷江西路三个街道依托“一起探索Real社区”项目,组织儿童化身“小小观察团”。他们穿梭于社区图书馆、公园等地,用稚嫩的双眼观察,以纯真的视角思考,通过实地走访、观察记录,完成图书馆适儿化改造、公园宠物友好设施升级等设计方案。彭浦新村街道的孩子们在社区花园改造项目中大展身手,通过收集资料、访谈居民,提出建造“昆虫旅馆”的生态保护计划。
  此次活动现场,静安区人大代表,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刘尚宝率先带来一堂生动的人大知识微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儿童议事员们打开民主参与的知识大门。随后,来自不同街道的四名儿童议事员依次登场,以超燃发声带来四个创意点亮社区新图景的故事。
  “普通图书馆太无聊?看我们的魔法改造!”曹家渡街道儿童议事会成员翁静姝同学带来《魔法空间梦想家:建造我们心中的乐园图书馆》项目展示。她和小伙伴们用身体当尺子,丈量空间,发现图书馆存在座椅硬、互动少等问题。他们绘制设计图纸,提出用云朵懒人沙发替换硬木座椅,在书架间增设帐篷阅读角,打造VR恐龙体验区,并制作“图书城堡”纸箱模型,要把图书馆变成充满童趣的梦幻天地。
  《把我们的设计“种”在闸北公园里》,这是共和新路街道儿童议事会成员姜辰俊和同伴的建议。他们发现,承载革命历史记忆的闸北公园缺少宠物活动区和儿童游乐设施。他们设计开放式改造方案:用纸杯制作猫咪小屋,高低木桩围成宠物互动区,增设沙地障碍设施,还为树木设置“二维码名片”,扫码就能聆听革命故事,让老公园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
  “垃圾不是废物!”芷江西路街道儿童议事会成员舒彦菲和团队化身“垃圾侦探”,为酸奶瓶、零食包装建立“生命档案”,发现物品使用周期短但降解时间超长的矛盾。他们整理居民旧衣改拖把、酸奶盒变花盆的妙招,形成《可持续垃圾日志》,提炼“6R环保原则”,呼吁大家重视资源再利用。
  孩子们提议的“昆虫旅馆”建成了
  对彭浦新村街道乐童儿童议事会成员俞欣悦和伙伴们来说,他们的创意不仅仅停留在“创想阶段”,而是真真正正已经在自己所住的社区落地了。
  今年六年级的俞欣悦说,爷爷奶奶在跟她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时,总会提及:在竹竿上缠上胶带粘“知了”,在傍晚与小伙伴们斗蛐蛐;在雨天前追低飞的蜻蜓;用简易的捕虫网捕蝴蝶;他们还把抓住的萤火虫放进玻璃瓶里做成小夜灯,把这些小昆虫夹进书本里做成标本。
  “听了这些,我好羡慕!我也想感受爷爷奶奶的童年快乐,在大雨前夕看蚂蚁搬家,也想听知了大声叫‘热死啦’‘热死啦’,也想在花园里追逐蝴蝶与蜻蜓,也想与这些昆虫为伴。”
  在一次议事会上,老师带领彭浦新村街道乐童儿童议事会的小朋友们思考如何建设“阿拉花园”,当时,就有小朋友提到,现在城市里的昆虫因为栖息地减少,数量越来越少,那我们的“阿拉花园”能不能成为昆虫的“五星级酒店”呢?于是,大家在议事会上提出了这个想法,每个小伙伴都特别感兴趣!
  儿童议事会成员集思广益,提议用竹筒、松果、树皮搭建“昆虫旅馆”,让小昆虫也有温暖的家园!经过社区的鼎力支持,今年8月,伴随着《昆虫旅馆管理公约》的出台,他们为独居蜂设计空心茎秆房间,为瓢虫准备松果小屋,都已投入使用,为社区增添了一处生态趣味的角落。
  深化推广儿童议事会制度
  让每个孩子的声音都有被听见的舞台。
  同学们分享的创意点亮社区项目,获得极大肯定,5名静安区人大代表还认真倾听回应每一条建议,从项目可行性到后续规划,从多维度思考问题及后续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向,与孩子们展开充分探讨。
  在肯定小朋友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视角之余,静安区人大代表王振东还鼓励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还应从他人或更大的共同体利益出发,而非仅从自身角度考虑,这样能使解决方案更具公益性和长远性。“我们要用放大镜从小问题中挖掘潜力;用望远镜从当下小问题预测未来的可能;还要用墨镜过滤表象,直击问题本质,透过不同视角全面审视问题。”王振东说。
  活动现场,上海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黄志英为10名新任儿童议事员颁发聘书,标志着他们正式加入静安区儿童议事会。静安区人大代表、区妇联主席陆颖表示,儿童议事员提出的建议为社区治理注入创新思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鲜活体现。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明丽也充分肯定此次实践成果,指出这一模式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记者获悉,静安区后续将持续深化推广儿童议事会制度,进一步畅通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推动更多“童声童策”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助力儿童从社区发展的“旁观者”转变为“共建者”,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蓬勃活力。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