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无锡人大:汇集人民“金点子”
共绘“十五五”美好生活新画卷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五年规划,一头连着国家发展的宏大愿景,一头系着群众生活的柴米油盐。这段时间,无锡的街头巷尾正涌动着一股特殊的热情:车间里的技术员拿着图纸与代表探讨“产业升级”的突破路径;社区会议室里居民围坐,拉着代表细数从普惠托育到适老化改造的“民生幸福”需求清单……这是无锡市人大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良策”活动的生动剪影。活动从5月启动至今,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脚沾泥土、心贴群众,把千百条“金点子”汇聚成推动发展的“金钥匙”,让规划编制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含“宏大叙事”又藏“民生温度”。这场“集智行动”不仅是一次民主实践的生动探索,更让无锡的未来蓝图里,每一笔都写满了“人民的期待”。
  脚沾泥土听民声
  把“街头巷议”酿成“真知灼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编制实施“十五五”规划不仅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关键抓手,更承载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使命。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省人大常委会与市委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充分凝聚各方智慧,为高质量编制规划献良策。
  5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会议,会上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良策”活动的通知》,将“献良策”与人大常委会履职行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人大开放月”活动、代表年中专题调研、联系接待选民和群众等工作深度融合,号召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主动“发声”,一场汇聚民智、共绘蓝图的行动就此火热铺开。6月9日,这场“问计于民”的行动更添实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再发《关于征集“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意见建议的通知》,动员各市(县)区人大迅速行动,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立足自身专业领域与工作实际,为省、市两级规划纲要编制积极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不是‘纸上符号’,得走到群众中间,才能听懂他们真正想要什么。”这是无锡各级人大代表在活动中形成的共识。为了让建议不“走样”、不“空泛”,市人大常委会早早搭建起“接地气”的平台,鼓励代表们走“家”串户听民声、进“站”接访解民忧、到“点”调研明社情,把群众的“碎碎念”变成规划的“关键点”。
  市人大机关率先行动,常委会领导带领各专工委(室)带着问题清单深入基层找思路;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与镇街人大层层联动、创新破局,充分激活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家站点”、经济运行观察点、社会发展观察点、开发区民主实践阵地等载体,让“问计于民”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建言+大讲堂代表说”系列活动,将231件建议意见分类汇编;宜兴市周铁镇组织人大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召开“长廊议事会”,共议发展大计;梁溪区清名桥街道组织“代表+新媒体”建议征集专场,直播半小时吸引800余人互动,收集到84条建议;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以“代表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模式召开专题座谈会;惠山经开区组织企业界代表联盟举办“慧聚惠开・高质量发展大家谈沙龙”;滨湖区蠡园街道结合“开放月”开展调研视察;新吴区梅村街道开展“文化+献策”沙龙,吸引企业家50余人参与,献策30余条;无锡经开区畅通“实践阵地+代表家站点”“人大代表+议政代表”多元渠道……各类创新形式与基层阵地相辅相成,让民声收集既有广度、更有深度。
  在这场活动中,代表们不做“传声筒”,而是当“酿酒师”,他们把街头巷尾的零散意见“发酵”成系统建议,把群众的朴素期待“蒸馏”成专业方案。当他们带着调研笔记、民情日志走进会议室,每一条建议都带着泥土的芬芳、冒着生活的热气,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也让“十五五”规划的蓝图,在民智的浇灌下愈发清晰、可期。
  “金点子”遍地开花
  建议里藏着无锡的未来模样
  翻开集纳了700余条建议的两册各级人大代表建议选编,仿佛能看到一幅立体的“无锡未来图”——这里有AI的车间、创新的教室、清澈的太湖、便利的社区、和美的乡村,更有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代表们的建议像撒在无锡大地上的种子,既有扎向产业深处的“深根”,也有伸向民生细处的“须毛”,而每一颗“种子”的萌发,都源于代表们扎根基层的深度走访与用心倾听。
  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扛起履职责任,有人一人提交三五条建议,有人带着团队跑遍数个社区,他们深知,每一条建议背后,都是群众对未来的一份憧憬。为了让建议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代表们各展所长:全国人大代表欧阳华心系 “三农”,走进田间地头,听取农户呼声,提出通过建设智能电网、打造零碳旅游示范区等带动农民稳定增收的“妙招”;无锡市人大代表吴洪法聚焦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这一无锡优势产业,一次次深入企业车间和研发一线,跟工人聊生产瓶颈、向研发人员讨技术对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人才缺口”“产业链衔接不畅”等细节,最终形成“强化科创引导与产业升级,推进物联网与集成电路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的建议;江阴市人大代表高郁英则把目光投向民生痛点,跑了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医护人员“系统不互通、数据难共享”的困扰、居民“挂号排队久、就医流程繁”的抱怨一一记下,让“建设全市统一智慧健康平台”的建议有了实打实的民生支撑,也为后续民生类建议的提出埋下伏笔。
  在产业赛道上,建议里富含“前瞻性”。江苏省人大代表陈大鹏建议聚焦无锡物联网产业短板,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攻关核心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等,突破MEMS传感器芯片依赖进口的瓶颈;无锡市人大代表余冰提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效建设、构建5G-A全域安全体系等新赛道,直指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代表把目光投向商业航天这个“未来战场”,通过分析国内外态势、结合无锡制造业优势,提出构建产业高地的“三步走”方案,字里行间都是“抢跑”的决心和务实的对策。
  在人人关注的民生领域,建议里裹着“烟火气”。全国人大代表李洪耀建议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从就业、增收、社保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无锡市人大代表华路雄建议聚焦“银发浪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让老人既“看得好病”又“养得好老”;锡山区人大代表潘铖关注到老旧小区新能源车主抢充电桩的烦恼,建议加快增设充电桩,让绿色出行更方便。从“15分钟为老服务圈”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太湖生态保护到基层治理精细化,再到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的民生关切,代表们的建议像一张细密的网,兜住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难得的是,这些建议既有“高站位”又有“实落点”。它们紧扣无锡发展大局,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有人盯着“十四五”未完成的“功课”,建议“对标补差、接续发力”;有人聚焦“新质生产力”,提出培育新动能的具体路径;还有人建议交通规划“与时俱进”,让城市骨架跟上发展脚步……每一条都像精准的“导航”,为“十五五”规划指明了方向。
  同心共绘新蓝图
  让每一份智慧照进“十五五”的实践里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人大机关、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已向省、市人民政府提出具体建议合计1112条,其中报送市政府739条、报送省政府373条,涵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等十大领域。从这些建议中可以清晰感受到,这些纸页上不仅承载着文字,更凝聚着无数群众对城市发展的期待目光,是全市各级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写照。这场“献良策”活动,不是简单的“意见征集”,而是一场全社会参与的“蓝图共创”行动,是一场各级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彩缩影,为省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注入了鲜活的民智力量。
  8月21日,无锡人大代表讲坛活动如期举行,10位人大代表带着扎实的调研成果登台交流:有人聚焦“促进职教资源就地转化”,为产业人才培育支招;有人围绕“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探索行业健康发展路径;有人关注“车联网场景落地”,助力城市数字经济提速……他们的发言既有数据支撑的严谨性,又饱含民生温度的鲜活感,让台下的市政府领导频频点头:“这些建议,说到了无锡发展的关键处。”市政府相关领导当场表态,要把这些凝聚民智的“金点子”融入规划编制、落到实践实处。
  8月25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党组第八十四次会议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后续工作开展进一步明确方向、凝聚共识。
  眼下,“献良策”活动仍在火热推进中,每天都有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提交新建议,社区议事厅里的“头脑风暴”也在持续升温,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则忙着筛选、整理和评估最新的“金点子”。更重要的是,这场“集智行动”正加速转化为“行动力”——代表们的建议被逐条研究梳理,有的已融入规划草案修改,有的成为政府部门的“攻坚清单”,民智民力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实在力量。
  接下来,全市各级人大将抓好跟踪问效,督促政府及有关方面认真研究代表建议意见,推动这些“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好举措”,让群众期盼从愿景变为现实,为无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