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邓朗妮代表:用好专业优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全国人大代表邓朗妮(右)在科研试验
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教育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邓朗妮在履职过程中,总是聚焦“科技”和“教育”两个主题建言,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邓朗妮会结合教育行业前沿动态,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等建议。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她会结合实地调研和工作经验,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角度建言献策。
“我会继续探索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模式、新方法,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建言献策。同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用好自身专业优势,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邓朗妮说。
扎根基层调研
邓朗妮深知,人大代表的履职根基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在履职过程中,她坚持扎根基层调研,密切关注民生问题。
邓朗妮在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专题调研时发现,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不够完善,部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为此,她提出《关于延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期限,提高移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建议》,建议延长直补资金发放10至20年,大力发展移民增收项目,提升移民村屯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治理水平。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邓朗妮提出《关于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进城市立体停车场建设,破解停车难困局的建议》,建议国家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强化示范应用推广,推动立体车库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关注科技创新
作为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邓朗妮始终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
邓朗妮通过参与本专业的科研培训、调研、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她提出《加大对广西智能网联产业扶持,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基地》《促进西部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等8件建议。
多年的科研工作经历让邓朗妮深刻认识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抓手。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推进青年博士挂职企业工作,并努力争取到政府持续经费支持。近3年,她所在的广西科技大学共选派109名青年博士深入39家企业挂职,攻克核心技术47项,助力企业新增营收5.5亿元,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评价。
坚持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邓朗妮始终关注教育强国建设,积极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言献策。
为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邓朗妮连续3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完善校企双聘人才共享机制、加大对西部民族省区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等建议。
工作以来,邓朗妮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深耕教育沃土。
邓朗妮介绍说,近年来,广西科技大学瞄准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2024年秋季学期起,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人工智能+”等专业,全面提高学生人工智能的综合素养。 (记者 蒲晓磊)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