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立法前瞻
法工委发言人介绍本次常委会会议拟审议法律案情况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王岭 周誉东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9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审议原子能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国家公园法、仲裁法、法治宣传教育法、食品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国家发展规划法、监狱法等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请审议的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请审议的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提请审议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草案,国务院提请审议的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等。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黄海华介绍了本次常委会拟审议法律案的主要情况。
  关于原子能法草案三次审议稿。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原子能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三次审议稿拟增加以下规定:一是,“国家支持和平利用原子能”,“促进共享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成果”,“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推动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二是,“国家加强原子能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参与原子能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三是,“核反应堆的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管理等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四是,“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范网络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五是,“核出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出口核以及核两用物项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三次审议稿。2025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城乡社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关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二是完善监测报告制度,明确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加强应急处置工作总结,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负责应对工作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总结应急处置工作,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四是进一步明确本法与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之间的适用关系。
  关于国家公园法草案三次审议稿。2024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国家公园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从严保护,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立法目的,明确国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充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二是增加国家公园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规定。三是完善国家公园管理措施。明确国家公园可以作为特定区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对拟开展的生态修复活动和原有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等作出安排;规定国家公园所在地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及相关活动管理等事项制定具体办法。四是进一步体现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开展多种形式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要求地方人民政府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周边自然资源,合理建设周边社区。
  关于仲裁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仲裁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仲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提高中国仲裁的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根据各方面意见,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拟进一步完善网络在线仲裁制度,拓宽特别仲裁适用范围,完善支持仲裁的相关制度等。本届以来,王翠凤、方燕等代表提出关于修改仲裁法的议案;王晓菲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商事仲裁相关立法的建议,张巧良代表提出关于加强仲裁监督管理的建议,我们在立法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研究,与相关代表进行了沟通反馈。
  关于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三次审议稿。2025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进一步充实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相关规定;二是着眼于提升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增加“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基本法治观念”的规定;三是整合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规定。
  关于食品安全法修改。2025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规定重点液态食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二是,聚焦此次修法针对的特定问题,对道路运输经营者未按要求进行重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并处罚款。三是,对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运输记录、运输容器清洗凭证等单据的行为,以及未履行相关查验、核验义务的行为,增加规定法律责任。
  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2024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目录管理制度。二是,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三是,鼓励有关单位和人员报告事故隐患并依法给予奖励。四是,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本行业、本领域相关单位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五是,明确本法和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规定的适用问题。六是,完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制定工作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大力支持。本届以来,印萍、魏琴、王卿、李慧等4名代表领衔提出了相关议案建议,巩学峰等14名代表通过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提出意见建议,重庆涪陵等1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听取并反馈群众意见建议。我们还邀请兰建文代表和浙江安吉、山东黄岛联系点参与立法调研和座谈。全国人大代表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例如,明确本法和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规定的适用问题等,经研究予以吸收采纳,体现在二次审议稿中。
  关于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生态保护编和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二次审议稿。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总则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完善立法目的、生态环境的定义等基本规定;二是,充实完善生态环保督察、司法保障的内容;三是,增加“三水统筹”的规定;四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五是,完善相关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等。生态保护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与现行法及正在制定或修改的法律草案做好衔接,进一步调整、简化、完善;二是,对城乡绿化提出健康、安全、宜居的要求;三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容;四是,增加高原、西南岩溶地区、荒漠生态系统的针对性规定;五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规定;六是,明确在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实行季节性差别管控措施。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一般规定;二是,增加鼓励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内容;三是,明确国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等。本届以来,吕忠梅、孔菲菲、李莉等全国人大代表领衔提出了关于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环境法典)的议案。王天琦、苗伟、王树新等19位全国人大代表积极提出相关建议。在议案建议办理过程中,我们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对于代表对法典草案提出的具体修改建议,认真研究,能吸收的尽量在法典草案中吸收体现。
  关于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二次审议稿。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调整草案篇章结构并充实国家发展规划的审查和批准、实施监督等有关规定。为更好落实宪法的规定和精神,明确人大审查和批准以及监督国家发展规划的职能,拟将第二章“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分为“国家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国家发展规划的审查和批准”两章,将草案第三章“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中有关国家发展规划监督的内容单独作为一章;同时增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专门委员会的相关职责和程序规定。二是,拟增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三是,对我国规划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类规划的定位及相互关系作出规定。
  关于监狱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监狱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增加规定将加强和规范监狱刑罚执行活动,促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作为立法目的。二是,完善监狱工作原则,增加规定监狱工作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三是,适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需要,增加规定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四是,增加对罪犯进行出监前教育的规定,提高罪犯刑满释放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五是,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修改完善本法有关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六是,充实完善有关罪犯教育改造措施的规定,提高监狱刑罚执行工作质量。七是,加强对监狱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八是,增加有关外国籍罪犯刑罚执行和管理的规定。
编 辑: 刘冬
责 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