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王建广:村民共富路上的“领头雁”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玮琦 见习记者 查炜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4期  浏览字号:
  王建广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后南阳堡村党支部书记
  盛夏的后南阳堡村,绿树浓荫,蝉鸣阵阵,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起伏,花卉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一道身影奔走在村前村后,忙碌着村里的大小事宜——他就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后南阳堡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广。当过兵、做过饲料生意、打过工、当过总经理,如今他又将满腔热血投身乡村建设,成为一名“新农人”。
  七年前,后南阳堡村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窝窝”:全村2750人中,824人属于贫困人口,六成村民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彼时,王建广事业有成,正踌躇满志造福桑梓。恰逢广平县开展“燕归巢计划”,他便带着全部家当毅然返乡,“我要回到最熟悉的农村,带着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王建广代表参加2025年全国人代会。(代表供图)
  回村后,热情爽朗的王建广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半年多的摸索走访,2019年4月11日,后南阳堡村召开村民大会。面对2000多名村民,王建广郑重许下了“5年4变”的承诺:“一是改变村容村貌;二是村集体经济大发展;三是基础设施要提升;四是村民福利待遇要提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19年,拿着筹集来的300万元资金,王建广领着乡亲们建设起烧烤广场。作为第一个村集体项目,该项目营业4个月便盈利58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村民们也第一次尝到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甜头”。
  此后几年间,后南阳堡村集体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农夫耕种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服装加工厂、菌菇大棚、靶向鸡蛋养殖基地、花卉基地等先后建成。
  同时,村里的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福利待遇也得到了提升。改旱厕、修街巷、装路灯、净坑塘,村里铺设了地下管网,新建了文体设施以及全县首个村级污水处理厂,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自来水水费由村集体承担一半;学龄前儿童免费入园;70岁以上老人免费在敬老食堂用餐;8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敬老院……2021年,后南阳堡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作为“新农人”,王建广还带领村民升级农业产业,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增收。2024年,后南阳堡村集体经济盈利786万元,分红650万元。
  随着“5年4变”的承诺逐渐成为现实,王建广也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赋能。”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王建广最关注的还是乡村全面振兴,尤其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全国人代会上,王建广带来了培育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的相关建议。2024年,他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人才培育引进政策支持、提高乡村全面振兴人才待遇等建议。
  围绕破解乡村人才培育难题,近年来,王建广通过深化校村合作,邀请专家教授周末行,在村内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个,先后带领120余人次到高校以及其他地区学习观摩。
  “乡村人才的培育引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村一镇一县之力,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要以制度建设提升乡村人才待遇,增强人才吸引力。”谈起乡村人才,王建广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这背后承载的不仅是一份责任心,更是对乡村的热爱。
  今年初,王建广和村民代表陆续在周边9个村展开调研,广泛听取群众心声。结合调研成果,王建广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重视乡村人才工作、保护农民参保积极性以及支持农村电网建设等建议。
  “我们村的共同富裕还在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放眼未来,王建广将带领后南阳堡村的乡亲们,向着更美好的乡村建设梦奔跑。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