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尚瑞芬:创业路上绽芳华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博勋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14期  浏览字号:
  尚瑞芬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新世纪银星购物广场物业管理负责人
  “尚大姐是我们的榜样!”走进菏泽市巨野县新世纪银星购物广场,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商户中,很多曾是下岗职工。他们口中的“尚大姐”,正是全国人大代表、购物广场物业管理负责人尚瑞芬。
  曾经,尚瑞芬也是一名下岗职工。1994年,本以为手捧“铁饭碗”的她从县百货公司下岗。“人下岗了,精神不能下岗!”尚瑞芬与丈夫办起麟州土产批发部,销售农地膜、水龙带等,靠质优价廉站稳了市场。
  尚瑞芬代表向记者介绍齐鲁会盟台遗址修建情况。摄影/张宝山
  1998年春,鲁西南大旱,水龙带价格持续上涨。邻县客商提出以每吨加价1000元的价格,收购尚瑞芬店里50吨水龙带库存。“不能在农民兄弟遇到困难的时候发昧心财。”尚瑞芬夫妇一口回绝客商,仍按涨价前的正常价格出售水龙带。看着一个个农民兄弟带着焦急的神情来,又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夫妻俩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下岗职工‘断粮’后的心慌我经历过,最能体会。”生活变好了,尚瑞芬首先想到的是帮助更多下岗职工再就业。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她筹资1000余万元在县城建起8000多平方米的新世纪银星购物广场。购物广场内有商户100多家,从业人员300余人,70%是下岗职工。
  尚瑞芬格外关心下岗职工,为他们优先安排经营场地、减免房租。仅房租一项,每年让利40余万元。她还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带大家去上海、义乌等地考察、学习。在尚瑞芬的帮助下,许多下岗职工从再就业发展到规模创业,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富裕。
  2003年,尚瑞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当时,巨野县正大力推进新城建设,但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招商引资面临困境。“身为人大代表,投身新城建设责无旁贷。”尚瑞芬认为,新城要发展,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她的目光,落在了齐鲁会盟台上。
  齐鲁会盟台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淤积和常年雨水冲刷,会盟台台面逐渐缩小。尚瑞芬邀请专家考察论证,并修建会盟台遗址,完善周边配套建设。如今的齐鲁会盟台,已经成为巨野县文化地标之一。
  为带动新城商业发展,尚瑞芬决定建设酒店。启动资金不足,她就把最赚钱的土产批发部、炉具厂、商业楼等低价转卖。为及时跟进酒店工程进度,尚瑞芬一家五口住在工地的临时工棚,一住就是两年。
  2007年12月,丽天明泽大酒店开业。同年,尚瑞芬成立了巨野丽天置业有限公司,之后又开发建设了多个新城住宅项目。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新城逐渐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我喜欢和老百姓在一起,听他们说说心里话。”在这位连任五届的“老代表”心里,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加大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服务管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强化食品安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履职20多年来,尚瑞芬累计提交建议127件。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摊开一封封由最高法、最高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来的感谢信,看到一件件建议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尚瑞芬感到十分欣慰。
  以赤子之心回报社会,尚瑞芬在企业中安置就业500余人;在“两代表一委员”帮扶贫困户等活动中,结对帮扶多个贫困家庭,并助力当地发展养殖业;积极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累计捐款捐物300余万元。
  从下岗职工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转变的同时,尚瑞芬见证着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说起将来的打算,她干劲十足:“老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为大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一会儿代表联络站还有个活动,我先过去了。”说罢,尚瑞芬快步离开,背影坚毅。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