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学笃行新修改代表法 全面提升代表工作法治化水平

来源: “云南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代表法的修改,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省人大常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紧扣“组织好、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四个关键环节,系统推进新修改代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为提高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法治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系统安排
  在“组织好”上构建协同联动新格局
  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多方参与”的组织体系,强化系统安排,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多措并举,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及时制定新修改代表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分工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统筹部署相关工作,启动研究阐释,开展普法宣传,组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评估、完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工作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专题会议、代表工作委员会召开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座谈会,认真传达全国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座谈会精神,研究贯彻意见,将代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作为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的“必修课”“基本功”,让“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不仅是形式上的体现,更是转化为具体、可操作、能落地的实际行动。
  推动五级人大联动,形成纵向贯通合力。向各州(市)人大常委会转发通知,精准传达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法学习贯彻实施的工作部署,结合代表法新修改内容和云南实际提出了6个方面操作性强的具体要求。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培训县级人大骨干,督促所辖县、乡两级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县、乡人大依托代表活动阵地,组织基层代表开展学习,形成“省级领学、市县研学、基层践学”的纵向贯通体系和层级联动机制。
  加强跨部门协同,拓展横向协作维度。各州(市)人大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通过线上平台、案例图解、专家解读、代表宣讲等形式,加强与组织、宣传、司法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渠道向社会宣传代表法及人大代表工作,形成“人大主导、多方配合、资源共享”的横向协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尊重代表权利、支持代表工作、监督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
  注重深学细悟
  在“学习好”上实现认知迭代新突破
  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聚焦新修改代表法的核心要义,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结合履职实践研学转化,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推动对法律的理解从表层到深层、从零散到系统,学深悟透法律精神,精准把握实践要求,实现认知上的迭代升级。
  聚焦核心要义,在把握立法精神上求深。围绕代表法修改的核心内容,通过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等形式,逐条梳理、系统解读,确保对法律精神、核心内容和实践要求的理解精准到位。各州(市)人大则把学习解读代表法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主题,并以视频形式组织基层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共同学习,准确把握“为什么改、改了什么、怎么落实”,筑牢认知基础。
  分层分类培训,在提升学习精准度上求实。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培训课程。对人大干部强化服务保障的法定性认知,强化代表履职保障的政策供给,着力提升代表工作法治化水平。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的专题辅导中,代表工作委员会领导全面解读新修改代表法的立法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实践举措,提升服务保障代表履职的意识和能力;在全省人大代表工委系统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代表工作委员会领导深入阐释“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做”,特别提出人大机关干部贯彻实施代表法10个方面的举措建议,精准体现新修改代表法的法治精神,推动新修改代表法从“纸面”落到“行动”。对人大代表则结合修改内容讲清法律赋予代表的权利义务、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法定作用、代表履职内容、代表履职要求、代表履职要领等6个方面,着力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140名省人大代表分两期开展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学习培训,专题安排新修改代表法的学习。此外,省人大常委会还为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购赠新修改代表法及其解读、《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履职学习书籍和订阅《中国人大》《云南人大》《人民代表报》等报刊杂志;在微信工作群中转发全国人大发布的相关学习内容,在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上新增代表法学习模块。通过多种方式,让代表深化对新修改代表法的学习,让代表履职更“懂法”“依法”,从思想到行动把法律赋予的职责转化为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联系实践研学,在学用结合转化上求效。为更好推动新修改代表法落地生根、确保基层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准确理解运用法律精神,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领导在基层调研时,专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宣讲。代表工作委员会专门安排分管领导奔赴各州(市)实地宣讲,将法律条文与具体实践深入浅出地进行对照讲解,并通过视频直播,将宣讲范围覆盖到县、乡两级。目前,已在德宏、临沧、玉溪、文山、曲靖、保山等州(市)组织了12000多名基层人大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通过视频方式对新修改的代表法进行宣传阐释,年底前实现五级人大代表学习宣讲全覆盖。通过面对面指导交流,打通了新修改代表法贯彻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拓宽宣传渠道
  在“宣传好”上打造多维发声新矩阵
  学习宣传新修改代表法作为云南省全民普法教育年度任务,正在如火如荼实施中。全省各级人大注重结合不同群体特点,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拓宽宣传渠道,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多维发声新矩阵。
  传统媒体深度发声,筑牢宣传根基。《云南日报》等省级权威纸媒专题报道全省各级人大学习贯彻新修改代表法“热潮”;《云南人大》杂志定期刊载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法学专家、人大代表撰写的深度解读文章,以案例结合的形式,多维度进行阐释,全面、深入剖析新修改代表法的核心要点。
  新媒体矩阵多元发声,提升宣传效能。积极在云南人大网、云南人大微信公众号、云南人大强国号、工作群等平台上转载权威解读文章、视频,推送代表法修改前后条款对比,刊发州(市)人大工作成效和代表履职故事,把宣传代表法同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典型结合起来,讲好云南人大故事,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突出云南民族地区特点,浸润特色文化。针对多民族地区特点,基层人大干部和代表用民族语言宣讲代表法、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如楚雄州组织普法小分队深入多民族聚居地,用民族语言开展送法进社区、入户面对面讲法、以案释法等宣传活动。少数民族聚居的州(市)则结合民族节庆活动,代表们身着民族服饰,在设置的展位前,通过现场讲解和文艺表演向群众进行宣传。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如普洱市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兰兰讲解新修改代表法的要点。德宏州组织少数民族代表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开展宣讲活动,结合代表的亲身经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好地理解代表法。各级人大还依托民族地区特色的代表活动阵地,把学习宣传贯彻代表法融入代表的履职活动当中。如昆明市晋宁区利用“家访”、临沧市临翔区玉龙社区利用代表接待日及时宣传代表法。通过广泛宣传解读,让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知法明责”,让社会公众“知法懂权”,形成“尊重代表权利、支持代表履职、监督代表尽责”的良好局面。

  聚焦关键环节
  在“落实好”上展现担当作为新成效
  省人大常委会聚焦新修改代表法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以务实举措推动法律规定落地见效,展现出担当作为新成效。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为履职提供有力支撑。对照新修改代表法,全面梳理涉及代表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内部工作制度,及时启动修订程序,确保地方性法规规章与新修改代表法精神一致、衔接配套。重点围绕代表履职保障方面的新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关于云南省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的意见》《云南省全国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实施细则》的修订完善工作,并将云南省实施代表法办法的修订纳入常委会2026年立法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前期工作。适时修改完善省人大常委会联系省人大代表工作制度机制,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省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等规范性文件。
  紧扣代表履职规范,强化监督管理实效。完善代表资格审查工作制度,规范代表辞职、罢免、补选等程序。修改完成《云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办法》《云南省补选省、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依据《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评价办法(试行)》,今年首次开展年度省人大代表履职评价工作,组织完成了2024年度省人大代表的履职评价,并将履职评价情况向各选举单位通报,对获得优秀等次的代表提出了表扬。下一步将及早部署、及时指导,严密组织省人大代表履职评价,更加激励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发挥作用。
  加强“两个联系”工作,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完成网上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将86名全国人大代表和612名省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室)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按照云南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指导和推动基层因地制宜建设专业代表工作站,发挥专业代表作用;进一步督促指导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使用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全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操作培训,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常态化运行。
  强化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真督办”结出“满意果”。对照新修改代表法关于代表建议“提”“交”“办”“督”“报”全过程全环节的规定,总结规范代表建议工作机制,细化办理流程,办理规范程度显著提升。构建了常委会总督办、各专工委重点督办、承办单位主要领导领办的重点督办建议的工作格局,形成重点督办建议“5+1”工作机制(重点督办建议承办单位应当成立一套工作专班,制定一个工作方案,开展一次联合调研,组织一场面商会议,提出一份情况报告;由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一次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推进会)。
  同时,代表建议围绕民生与发展重点,更加紧密结合实际,建议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收获了代表“真满意”的评价,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新修改代表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继续以“深化内化、实干实效”为导向,锚定“学用贯通、上下联动、常态长效”,不断完善代表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多生动实践。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