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陈雨佳代表:脚下沾着泥土,建议才会有温度

来源: 法治日报  浏览字号:
陈雨佳(左三)组织团队在村里直播带货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陈雨佳,是一名“80后”新农人。从中学体育教师转身为让石板大米“飘香全国”的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陈雨佳年纪不大,故事不少。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随全国妇联“我们的盛会”主题调研行活动来到黑龙江,见到了这位皮肤黝黑、热情爽朗的“种米姑娘”。
  “今天我有点儿紧张,准备了个发言稿。但如果是在我们村的田间地头,我可以脱稿介绍好几个小时。只要站在地里,我就浑身充满能量,感觉这片黑土地可以为我赋能。”现场采访安排在了座谈会后,陈雨佳的开场白坦率而可爱。接着,她将她与渤海镇上官地村十年间的故事娓娓道来。
  返乡创业扎根黑土地
  1989年,陈雨佳出生于上官地村。这里是石板大米的核心产区,享有“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的美誉。然而多年来,优质的石板大米却一直卖不上好价钱,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村民。
  2012年,陈雨佳从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成为宁安市第一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但她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一想到乡亲们整日辛勤劳作却赚不到什么钱,她心里就不是滋味。
  2016年,陈雨佳辞职返乡创业。她的想法很简单,就为了两件事,一是让家乡的大米卖出个好价钱,二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回村后,陈雨佳担任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她开始认真琢磨如何提升大米的品质和销量。经过调研和分析,陈雨佳决定从种植环节入手,推行绿色生态有机种植模式。一方面,保留人工插秧、人工收割、人工推垅等传统种植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稻生长的干扰;另一方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精准施肥。同时,利用杀虫灯诱捕器杀虫、在稻田里养鸭除草,产出真正绿色、有机、健康的大米。
  陈雨佳敏锐捕捉到电商这一机遇,带领村里的年轻人组建了电商直播团队,开启网络直播销售之路,通过直播镜头展现石板大米的种植环境和生长全过程,让更多的人直观感受石板大米的独特魅力,网络直播让上官地村的石板大米走向全国各地。
  为进一步拓展市场,陈雨佳2020年组织开启庄主认种模式。不仅让消费者参与大米的种植过程,还增加了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联系。庄主认种模式与田间体验游、研学基地游、特色民宿游等有机融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社”,石板田有机水稻种植规模从最初的50亩扩大到1800亩,拉动本村及周边农民就业500余人。
  相信“相信”的力量
  随着上官地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陈雨佳又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注册成立了文化旅游公司,陈雨佳也成了村里的义务导游员。现在,每到旅游旺季,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上官地村,提升了村庄的影响力,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一路走来,陈雨佳经常会被问都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陈雨佳的回答是: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每一步都很困难,但是每一步又都不是困难。在她看来,一路走来,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源就是相信。而相信的力量会打败困难,一切就会越来越好。
  最初搞网络销售时,陈雨佳跟乡亲们说要搞直播,可乡亲们都说不会。不会那就学,渐渐地,从最初只有陈雨佳一个人拿着手机拍,到现在村子里有专门的直播团队,村民们慢慢地都学会了如何拿着手机来直播。发展乡村旅游时,陈雨佳说要打造网红村,乡亲们也说不会。陈雨佳就开起了导游培训班,带领全村50多个妇女一起学习,村民经过培训后变身导游员和管理人员,30多人还拿到了导游证,成了上官地村的名片。
  如今,在上官地村,每一个人都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陈雨佳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上官地村,欣赏“村在景中、景在画中”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履职担当为民建言
  2023年,陈雨佳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乡村振兴发声是陈雨佳履职的发力点。
  履职伊始,在202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陈雨佳提出建议,要把吸引返乡青年实用人才放在发展首位。她深知,只有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才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4年,陈雨佳继续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她呼吁出台乡村特色产业细化配套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相互流动、农村新业态发展。同时,建议在大力发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一村一品”等基础上,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注册、创意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农民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形象和知名度。
  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陈雨佳聚焦乡村数字化转型,建议加大对农业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
  除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言献策,陈雨佳还积极参与各项调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她也时刻关注着村民的需求和困难,笔记本里记满村民诉求。她觉得,只有脚下沾着泥土,建议才会有温度。
  从体育教师到新农人,从农民到全国人大代表,陈雨佳一直在坚持着,也在努力着。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记者 朱宁宁)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