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溪县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今年以来,资溪县人大以人大代表“四进四助”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基层治理环节,通过“小切口”解决“大民生”,组织代表1200余人次进社区(村组)收集问题170个,解决142个;进联络站收集问题168个,解决140个;进企业收集问题62个,解决54个;进校园收集问题87个,已解决83个,用真心履职赢得群众信赖,绘就了一幅基层治理的生动新画卷。

进社区村组: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宣传调解化民忧。创新开展“法治宣传赶大集”活动,通过发放《宪法》《民法典》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聚焦非法集资、林权改革等热点,累计开展宣传20余场,覆盖群众1500余人次。探索“人大代表+人民调解”机制,整合多方力量构建全流程调解模式,今年成功化解山林纠纷、土地权属争议等130余起。
服务群众零距离。在城区6个红色物业小区打造“民生议事角”,实现“民意收集——问题交办——结果反馈“闭环管理。开展代表“亮身份”活动,将江西数字人大代表二维码悬挂在代表居住地所在社区(村组)、景区、企业、办事窗口等醒目位置,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快速响应群众诉求。今年来推动福寿螺危害、游乐设施损坏、超市噪音投诉等问题的解决。
主动为民办实事。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推动进村公路维修纳入规划,协调资金紧急修补坑洼路段;推动水渠维修和电线杆更换;推动林区道路硬化等工程实施。创新“夜话问民生”等活动,收集林权延包等意见,推动增设路灯等民生实事解决;组织代表协调解决征地补偿、孤寡老人照料等问题,让征地工作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进联络站:夯实民生福祉保障
常态联系暖民心。围绕联络站深度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对联络站进行提档升级,同时融入红色文化、白茶产业等元素打造“红七民情站”“茶乡民情室”等特色联络点。健全常态化联系机制,每月组织代表走访选民、进站接待,实现“大门常开、代表常驻、选民常来、活动常有”。上半年,各联络站累计接待选民超1200余人次,收集建议168件,解决142件。
局长群众面对面。持续开展“群众揪心事,局长进站办”活动,把政府相关工作部门的局长请进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与代表、群众围坐在一起,“你提我办”共商议,局长当场作出解决承诺并签定承诺书,努力实现小站点汇聚大能量,小板凳议出大民生。
四官进站强治理。以联络站为平台,组织“监察官、法官、检察官、警官”进站当好法治宣传员、诉求收集员、群众服务员、权益守护员,让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企业: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筑牢发展防护网。组织代表分行业、分区域深入企业开展精准宣传,系统梳理在技术研发补贴、社保缴纳等政策中的具体诉求,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组织代表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面包商会开展专项法律咨询服务,全方位梳理企业在合同管理、劳动用工、债务纠纷、合规经营等环节的法律需求,有效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面包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守牢发展生命线。构建“监督+服务”双轮驱动机制。一方面开展嵌入式监督,组织代表协助新办企业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为企业提供全程帮办服务,同时聘请代表任“营商环境体验官”,通过暗访体验建立问题闭环整改。另一方面,助牢安全防线,组织“专家+代表”联合检查组,对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提出整改要求,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问题整改。
激活发展新动能。聚焦企业所需,推动竹产业林区道路硬化,降低运输成本20%;帮助苗木基地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推动修复圣泽产蛋四场破损桥梁,保障物流畅通。县人代会召开期间,组织县代表中的企业家代表及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召开“代表有约,益企同行”座谈会,企业家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进校园: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助力安全构屏障。聚焦防溺水专项攻坚,联合公安走进校园,通过案例剖析、实操演示传授自救技能,推动学校完善防溺水管理机制。整合派出所、安全生产部门资源,结合暑期安全需求,开展居家、户外场景式安全教育。推动防溺水宣传代表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相结合,通过定期走访、安全常识讲解,实现重点人群精准防护。
助力童“心”护成长。实施“微心愿”圆梦计划,收集130余个儿童心愿,六一期间集中兑现课外书、书包等物品140件。开展心理疏导专项行动,邀请心理咨询师举办团体辅导讲座,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设计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打开心扉。组织代表化身“爱心爸妈”,结对121名留守儿童,通过定期探访、情感陪伴等举措为孩子们注入更多温暖和希望。
助力教育提质效。精准把脉校园需求,通过师生座谈、设施勘查,梳理出师资力量薄弱、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等6类问题,形成专项报告提交政府。强化政策落地监督,推动“双减”政策与面包产业特色结合,建议学校开设劳动实践课程,获教育部门采纳。协调人社部门进校园开展就业指导,为职校学生搭建面包制作、竹工艺品加工等实训基地。
从社区到企业,从联络站到校园,资溪县人大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始终扎根基层治理一线,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用“实干”打通“治理末梢”,构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供稿:资溪县人大常委会 黄永华、王春风)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