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以法治之力守护职工权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会法及广西实施工会法办法执法检查侧记
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工运史,既是一部职工群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工会组织依法维权、服务职工的法治史。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对于推动法律全面有效实施,解决当前工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卷摸底 从数据里读懂法治需求
“您知道遇到欠薪时,工会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吗?”在贺州市八步区货运司机工会联合会里,执法检查组成员给司机分发调查问卷。这场“一法一办法”知晓率调查,像一次全面的“法治体检”,精准扫描着不同群体对工会法律法规的认知。
按照常委会“立法者说法、执法者说法、用法者说法”要求,执法检查组于3月28日至4月18日开展“一法一办法”知晓率问卷调查。
为让调查更具代表性,检查组针对“立法者、执法者、用法者”三个主体,设计执法主体、工会系统、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张调查问卷。其中,给执法主体的问卷注重“执法流程规范”,给工会干部的问卷聚焦“履职规范和法律责任”,给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问卷侧重“支持工会工作的法定义务”,给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问卷突出“入会流程和权益保障”。
通过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结合的方式,检查组共回收有效问卷21121份,收集到了相关问题和建议:执法主体中,58.01%认为需要强化企业违法责任追究,62.46%认为相关部门协同联动不够到位;工会系统中,54.84%认为工会经费保障不够到位,63.22%认为职工法律意识薄弱;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中,97.85%表示所在的单位成立了工会组织,购买“五险一金”的比例均在80%以上;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58.52%认为缺乏针对平台劳动者的维权机制,21.51%担心会费负担重。
这些数据成为检查组精准发力的“导航图”,也为后续普法宣传找准了着力点。
实地检查 用脚步感知权益保障温度
“这里的饮水机、微波炉都是工会添置的,累了还能在沙发上歇歇脚。”在柳州市城中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小哥驿站),快递员小张给检查组成员展示驿站的“暖心装备”,急救箱、充电插座、雨伞等用品一应俱全,墙上的“服务清单”记录着每月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服务的情况。

桂平市总工会在城区工会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免费供应姜糖水(资料图)
检查组以前期了解的情况和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为导向,分三个小组深入南宁等6个设区的市的45家企业、文化宫、劳模工作室、工会驿站、司机之家、骑手之家、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职工保障互助协会等开展实地检查,并委托桂林等8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一法一办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实现14个设区的市全覆盖。
在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检查组目光被墙上挂满的专利证书吸引。“这些技术革新给工人带来了哪些实惠?”面对询问,自治区人大代表、公司总工程师罗阳林介绍:“以‘超大尺寸人造大理石微波快速固化装备’为例,这项成果将人造岗石的固化时间从原本的10天至15天大幅压缩至1小时内,工业固化生产效率提升300倍,部分工人绩效工资提高了15%。”
检查组还了解到,该公司研发团队在大尺寸无机石人造石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推动石材产业向绿色发展新台阶迈进。“这正是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最佳诠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杨静华感慨道。
在南宁市“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检查组现场观摩了劳动争议调解的全过程。该中心整合了法院、工会、人社等多部门的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为职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解平台,实现了劳动争议的快速受理、快速调解、快速结案,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近年来,该中心调解成功率稳步提升,始终保持在70%以上。检查组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更多的职工受益。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实地见闻,让检查组既看到成绩也发现问题:有的职工对法律法规知晓率有待提升,有的新业态企业工会还存在“组建难”……这些都被一一记录在检查日志里,成为后续建议的鲜活依据。
建言献策 以法治护航工运事业新征程
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审议现场,“广西经验”引人注目:建立全国首家省级物流快递行业工会;新增高技能人才任务完成率连续三年排全国前三;自治区总工会连续2次获评全国产改考核“优秀”等次;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三年来为32.19万人次发放补助3.01亿元,1人获得单人最高补助100万元,充分发挥“第二医保”的重要作用……
执法检查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广西在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
针对“职工对法律法规知晓率有待提升”的问题,报告建议“采取大众化、故事化、时代化、生活化、日常化的讲述方式和内容创造,增强法律宣传实效;探索推行‘筹备金制度’,倒逼企业主动建会。开展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落实落细法律援助、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职工疗养等实事项目,增强职工对工会的认同度和获得感。”

南宁交警四大队在工会驿站暖“新”服务活动中,通过游戏互动向环卫工人传授交通安全知识(资料图)
在提升工会服务质效方面,报告强调“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优化和升级工会福利政策,从多维度、多层次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推动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制度,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与工会、劳动者代表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
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报告提出,聚焦建成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任务,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升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广大劳动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广西劳动大军。
此外,报告还从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完善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执法检查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推动“一法一办法”全面有效实施,加强工会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使命任重道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持续关注“一法一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加强跟踪监督,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为引导教育广大职工群众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